广湛高铁动工以来,我一直关注着它的进展,时不时开车从海川快线顺着高铁建设的路线缓缓行驶,走马观花地领略高铁的建设风采。偶尔,也找一个较佳的可以停车的位置停车,仔细地观看工程施工的场面,近距离感受它奔腾的血脉、磅礴的气势。
可以看到,高铁的桥墩已高高耸立,大部分桥面已合龙。有的路段工人们正操纵着架桥机,把预制箱梁缓缓升起,精准地放置在两个桥墩之间。在苍茫辽阔的大地上,一群能工巧匠正夜以继日地在高铁的路线上镶嵌着一条灰白色的玉带。
我住在海东大桥附近的商住区,从楼上可遥望到高铁的建设工地,每天都可以见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工人们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在工地上忙碌着,有的搬泥运土,有的移管焊接;一辆辆卡车、挖掘机、搅拌机进进出出,时而运管卸车,时而铲土搅浆。日出日落,冬来暑往。
无论寒风怒吼,还是烈日炎炎,工地上施工的身影都在不停地闪动着,与日月争辉,同星辰赛跑,把一天天宝贵的时光铸进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
广湛高铁始于正在改造中的广州火车站,终于正在建设中的湛江北站,全长4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12个站点,其中目前已确定的车站中湛江有吴川站和湛江北站。
高铁线路过高山,穿海洋,跨田地,越村庄。建设地域相当复杂,分多个标段同时进行施工。高铁桥墩从吴川一直铺设而来,约摸间隔30米一个,直扎起伏的大地、高坡沃野。
高铁桥蜿蜒匍匐,远观似蜈蚣卧地,近看如苍龙腾跃,浩浩荡荡,气势如虹。高铁桥从海东的华发新城商住区与海川快线之间经过,穿过李西村,从李西村西面慢慢进入地下,逐渐俯身连接地下隧道,变为海底隧道从海湾大桥北侧的海底下穿越而过。
在海湾大桥东北面的工地上横跨着一个阔大而雄伟的橙色牌楼,牌楼的横梁上写着白色的大字“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显然,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为该公司承建。牌楼的东南面搭建着一个偌大的长长的集装箱式施工场室,场室外壁贴着一行鲜红的大字“广湛铁路铸精品,助力湛江高铁新时代;传承铁道兵精神,展现新时代铁军风采”。据介绍,海底隧道全长9640米,挖掘直径14.3米,建好后可容纳高铁双向通行。
放眼望去,湛江湾海面微波荡漾、船只穿梭、鸥鸟飞翔,而水下40米深处,一群工人正全副武装,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向前攻坚克难,一步步穿越海底深处,逐渐向着开发区的地下挺进。
在海东新区,由于高铁线路刚好经过李西村,需要拆迁房屋,村民与世代居住的村庄血脉相连,更与自家的房屋感情深厚,坡头区委区政府组成工作组多次深入村庄调研,耐心疏导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具有远见卓识的言辞向群众阐明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对20多户拆迁户进行妥善安置和合理的补偿,安排住宅地给他们重建房屋。村民们明白了高铁建设与自身的长远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茅塞顿开,觉悟提高了,顾全大局的意识得到增强,纷纷配合工作组开展工作,使高铁的建设顺利进行。
走进李西村,可以看到高铁的桥墩已在废墟中拔地而起,高高地耸立在村边,整齐堂皇地排列着,向着村庄东西两头延伸。
我站在海东新区,沐浴着徐徐吹拂的东风,遥望广湛高铁的建设轨迹,仿佛看到一列列高铁从省城呼啸而来,穿过海东的腹地,把大湾区新鲜的食品、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货物带到湛江;又似乎看到一列列高铁从湛江北站出发,犹如一条条充满力量的蛟龙从海东新区钻地腾出,朝着远方飞奔而去,满载湛江的特产、各类商品货物和人民群众直抵茂名、阳江、云浮、肇庆、佛山和广州。
高铁通车后,从湛江中心城区到广州中心城区将由原来的3小时的动车行时缩短到1.5小时,有效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本地与多个城市的货物流通,从而使湛江与大城市经济同步发展,促进了粤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及经济、旅游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