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廉江:汇聚社会力量 赋能“百千万工程”

2025-07-13 21:49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张永幸 通讯员陈广鹏 吕月媛 图/受访者供

“以前村里垃圾遍地、道路难走,现在出门见绿、步步是景,住着打心底里舒服!”近日,谈起村里人居环境的变化,廉江市塘蓬镇老屋村村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仅是廉江市干群同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更映照出“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来的丰硕成果。

廉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社会力量专班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发动社会力量、凝聚共治合力”为核心,持续擦亮城乡环境底色。如今城乡面貌的华丽转变与“百千万工程”阶段性成果交相辉映,群众在共建共享中真切触摸发展温度。

“1+N”治理体系 让社会力量“动起来”

廉江市社会力量专班负责人表示,专班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志愿服务等方式发动群众,统筹联动开展N项专项行动,构建起“党委统筹、专班搭台、部门协同、镇村聚力、群众响应”的闭环治理机制。

廉江推动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市级专班统筹协调,镇级设“一线联络站”,村级建“共治议事点”,让社会力量有渠道参与、能便捷融入。良垌镇创新实施“党委引领、干部服务、村民自治、乡贤助力、家校协同”的五方共治格局。全镇250名干部编入54支党员先锋队,联动乡贤捐建助力、家校宣传引导、村民动手参与,仅一个月就在6个典型村发动1000余名群众拆除危旧房20栋、清理垃圾820吨,掀起“典型村带动、全域村跟进”的共治热潮。

罗州街道创新推行“3434”挂点包村工作机制,组织干部组建攻坚队,集中整治居民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问题,清理垃圾乱堆乱放点位。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居民从“被动治理”向“主动维护”转变。

城北街道聚焦“垃圾、污水、风貌”等核心问题,构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安铺镇组织党员先锋队与退休老干部“银发力量”协同发力,用方言生动解读政策利好、阐释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提升群众认可度和参与度。

多元共治激活力 让社会力量“干起来”

青平镇广泛发动群众力量,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302人次、筹资清理积存垃圾与杂草,拆除废弃危房。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种植苗木1561株,实现“四旁五边”绿化全覆盖,推动10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全治理、垃圾收运体系高效运转,入选2024年《湛江强农信息》典型案例。

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群众受益。吉水镇依托音乐小镇特色资源,撬动专项债券资金,推进乌坭坝村委会村内道路硬底化工程。借助2024年广州市级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00万元支持,补齐美丽庭院、污水处理等项目资金缺口。

良垌镇象路村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引入专业农业公司和农创优品种养专业合作社,打造“一叶多果”的农业产业格局。种植大户投资清理村内荒地,利用撂荒地,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

机制创新固长效 让社会力量“留下来”

“整治不是一阵风,必须让社会力量参与有劲头、能持久。”社会力量专班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让共治共享从“一时热潮”变为“常态风景”。

长山镇创新推行“积分制+志愿服务”模式,将群众参与垃圾清运、庭院美化等整治行动量化为积分,累计的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这种正向激励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度,仅第二季度就有690余人次参与村内各类志愿服务。

镇村完善管护体系,让整治成果守得住。青平镇建立“村庄保洁+公厕管护+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三位一体机制,374个垃圾收集点实现专人负责、日产日清。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外包第三方运维,确保运行稳定,并通过“门前三包”制度与“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有效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持续筑牢治理成果。

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细化环境整治责任,村民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塘蓬镇老屋村修订完善《老屋村村规民约》,将“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写入条款,村民签字认可;良垌镇南朗村设立“全民保洁日”,每月固定时间,干部、党员、群众一同清扫,“自己的村子自己管” 的氛围日益浓厚。

编辑:倪婉婧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乌石油田群投产一年 交出绿色高效“答卷”
  • 湛江中小学生陶艺作品展开幕
  • 当好东道主 喜迎十五运
  • 山海交响:茂名“百千万工程”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广东大毛牛新材料生产基地开业  打造物理发泡领域的“世界第一”
  • 绿美广东的“红树林卫士”:林广旋三十余载守护绘就生态答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