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在吴川市吴阳镇桥头村委会朝阳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有山楝树、酸豆树、鹊肾树三株百年古树,树龄最大的是一株两百多年的酸豆树,这些百年古树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也成为发展乡村文旅、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多年来,朝阳村采取积极措施,悉心保护这些百年古树,留住绿美乡愁记忆。
朝阳村150年树龄的山楝树。
朝阳村地处吴阳镇西南部,村庄始建于清康熙年代,现有人口500余人。鉴江支流自村西北方向流去,该村土地大部分为鉴江冲积平原,其余土地为土坡林地。走访朝阳村探寻古树名木,只见这些葱茏劲秀的古树昂首矗立,它们树冠重叠、枝柯交错。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在古树里洒下斑驳光影,风吹叶动间绿意融融。该村的山楝树、酸豆树、鹊肾树三株百年古树,树身上均已挂上独属的“身份证”,铭牌上注明古树编号、科属、树龄及古树介绍等,上面还附着二维码,打开手机扫一扫就可了解古树的“前世今生”,比如百年古树山楝树,详细介绍树龄“150年”,科属“楝科—山楝属”,以及“常绿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叶片基部常偏斜;可作造林绿化树种,种子油可制肥皂和润滑油……”等内容。
说起山楝树、酸豆树、鹊肾树等百年古树,朝阳村的村民们无比敬畏,在岁月长河中,它们早已融入当地人的血脉里,承载着他们的乡愁情思。“我小时候,树干就这么粗,现在还是这样。”村里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告诉记者,每到夏天,人们就喜欢在这些古树下乘凉,对当地人而言,村中古树不但是村里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人们故乡记忆的一部分。
朝阳村古树鹊肾树与一株榕树紧紧相拥。
“我们村群众对古树名木怀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从小就在这些古老的树木下玩耍、成长。”朝阳村“池珍堂”农耕文化馆馆长许志勤对记者说,古树名木是朝阳村的宝贵资源,现在村里有三株一百到两百多年的古树,一株古树是山楝树,树龄150多年,山楝树果子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主要功效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和通痹作用,树干坚硬,纹理密致,可作建筑、造船等用材料。另一株是酸豆树,树龄200余年,酸豆树是一种珍贵树木,它全身都是宝,含有高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嫩叶和果实都可以食用,且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它的寿命可达到一千年以上,故称为长寿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还有一株是鹊肾树,也有100多年树龄,与一株榕树紧紧拥抱在一起生长,形成了天然的两树合一,故村民称它为“姻缘树”、“情侣树”及“夫妻树”,象征心心相印,甜甜蜜蜜,爱情忠贞不渝。
朝阳村这些古树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多年来,朝阳村干部群众精心守护着村中古树,传承着绿美乡愁记忆。为了加强古树保护,村里不定期对古树进行去除枯枝、清理树根杂物、防治病虫害等。村里铺建道路或村民建房,也都会为古树让道。“古树是我们的‘绿色古董’、‘活文物’,也是我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古树名木也是在呵护绿色文化遗产,也能更好地延续乡愁和记忆。”许志勤表示,今后,朝阳村要继续强化古树保护,将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绿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结合村中的“池珍堂”农耕文化馆、清代古井等文旅景点,积极打造乡村农文旅项目,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