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我市2025年“久久公益节”动员会上,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向我市公益投放第一批99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些设备将安装在医院、学校、交通站场、社区、景区、文体场馆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织密城市急救安全网。(据9月10日《湛江日报》)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4-6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在如此危急时刻,除了人工呼吸,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这段生死竞速中最关键的“武器”。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推进AED的公益投放,推动这一“救命武器”走出医院,走进公共场所,提高应急救治的成功率。此次珠海威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公益投放99台AED,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担当,彰显了社会各界对生命尊严的敬畏,更是城市文明与公共服务理念的进阶。
AED公益投放,是守护生命的暖心之举。讲起AED,现在很多人都已不再陌生,同时学会使用AED的人也在不断增加,这得益于新媒体平台成为医疗知识普及的重要渠道,以及社会志愿组织传授急救知识的活动。因此当AED能在商场、车站、学校、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出现,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事件,就能让现场懂急救的人有“武器”可用,让更多人从“旁观者”变为“急救参与者”,让突发意外时的抢救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应对”。近年来,因得益于附近有AED并及时使用AED,成功让患者“醒”过来得到医院救治的好事也在不断发生。可见,在重点公共场所布局AED,就如同为公众生命安全安装“应急阀门”,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让更多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让因急救不及时造成的遗憾更少一些。
AED公益投放,是织密民生安全网的必要举措。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脏骤停发病人数超50万,而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生命至上,每一次及时的救助都可能创造奇迹。因此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传授急救技能,更要不断扩大AED公益投放的广度与深度,从城市到乡村、从繁华商圈到偏远社区,推动AED成为公共空间的“标配”。
只有让AED真正发挥“救命神器”的作用,才能更“硬核”地筑牢生命安全防线,让“生命至上”的理念在细微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