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晚,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遂溪供电局遂城供电所开展线路巡视,清理路面掉落导线。 通讯员吕洁敏 摄
强台风“麦德姆”过境,湛江电网遭受重创,部分区域陷入一片黑暗。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复电战役中,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携手清远、江门、揭阳等地支援队伍,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企业宗旨,通过政企联动、跨区协作,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光明防线,用执着坚守与脉脉温情,为湛江市民点亮了中秋团圆夜。
10月5日晚,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遂溪供电局遂城供电所开展线路巡视,清理路面掉落导线。 通讯员吕洁敏 摄
跨区同心
风雨无阻的“光明接力”
台风登陆前48小时,南方电网广东清远供电局抢修人员携带应急发电车提前抵达湛江遂溪,与遂溪供电局并肩投入防风加固工作。“早一分钟准备,灾后就能少一分损失。”清远支援队伍负责人的这句话,成为两地供电人共同坚守的信念。
10月6日11时,遂溪县城月镇一砂厂附近的10千伏城岭线抢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身着蓝色工装的抢修人员分工明确:有的搬运沉重的电力设备,泥浆沾满裤脚却无暇顾及;高空作业人员攀爬至十几米高的电线杆,在交错的线路间精准操作,仔细检查受损部件。“大家加把劲,争取让村民早点用上电!”供电人员的呐喊声,在空旷的现场格外有力。
中午12时4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盒饭送到后,抢修人员纷纷蹲在空地上,匆匆扒几口饭便再次投入紧张的战斗。13时30分,倾盆大雨突然袭来,豆大的雨点砸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然而,电线杆上的抢修人员丝毫没有退缩,雨水顺着安全帽边缘流下,模糊了视线,他们便用袖口快速擦拭,继续一丝不苟地拆除旧设备。
同一时间,揭阳供电局抗灾复电队伍在雷州市龙门镇开启“加速度”抢修模式。10月6日凌晨,接到“优先抢修10千伏谢家线”的指令后,揭阳揭西供电局的队员们连夜研究线路图纸,清晨天还未亮,便顶着残余风力开展勘灾工作。“这条线路关系到近半个镇区的供电,中秋夜前必须恢复送电!”队员们踩着积水、穿越倒伏的树木,逐一排查故障点,到中午便敲定了施工方案。当中秋月升起时,谢家线成功恢复供电,镇区居民家中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团圆的餐桌。而抢修队员们却累得直接坐在路边,看到大家阖家团圆的场景,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面对台风“麦德姆”,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同样迅速响应,在台风来临前,抗灾复电抢修队便提前部署谋划,主动与雷州供电局杨家供电所、客路供电所对接,创新采用“1+N”作战模式组建11个抢修单元——以1名熟悉当地地形与线路分布的本土供电所员工为向导,搭配N名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中山抢修骨干力量,形成“本土经验+专业支援”的高效协作体系,从机制层面为后续快速推进抢修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千伏坡尾线黄桐台区停电!”杨家镇片区指挥李志平在杨家供电所临时指挥部急促呼喊。指令下达后,对应的“1+N”作战单元立即行动:当地供电所1名员工作为“活地图”在前引路,8名中山供电局抗灾复电抢修队员携带专业设备紧随其后,仅用20分钟便抵达停电区域。凭借本土向导对线路走向、周边环境的熟悉,队伍快速定位故障点,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修作业,从接到指令到启动抢修的高效衔接,成为跨区协作的生动缩影。
“组建‘1+N’作战单元,并非临时之举,而是我们在抗击台风‘摩羯’时总结的实战经验。”中山供电局抗灾抢修复电队总协调员曾宏毅介绍,以往跨区支援常因不熟悉当地地形、线路档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等问题走弯路,而通过当地供电所与支援队伍的深度配合,既能让本土经验充分发挥“导航”作用,又能让支援队伍的专业技术、先进设备精准发力,两者形成互补优势,经实战检验,可将单台区抢修效率提升30%以上,大幅加快了整体抢修复电进度。
10月6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川供电局樟铺供电所抢修人员对10千伏线积美线送电操作。通讯员张土建 摄
政企联动
筑牢农业生产“生命线”
“鱼塘增氧机停了,鱼要缺氧了!”10月6日凌晨,遂溪河头镇新市村养殖户焦急的声音,让河头供电所工作人员的心瞬间揪了起来。台风“麦德姆”的残余影响下,河头镇多基中压电杆被狂风拦腰折断,部分还浸泡在1.2米深的积水中。为200多户农业生产用户供电的10千伏吾良线与河头线双回路受损,这条支撑鱼塘增氧机、抽水泵运转的“生命线”彻底中断。
“先指导养殖户启动应急发电机,再想办法抢修复电!”河头供电所所长朱忠平当机立断,同时第一时间向遂溪供电局汇报情况。湛江遂溪供电局迅速与县应急指挥办成立临时指挥部,为抢修工作开通绿色通道。“积水不排,大型设备根本进不去!”指挥部里,工作人员看着现场传回的积水画面,当即协调遂溪消防大队、湛江市消防支队,调派智能排涝机器人紧急驰援。
10月7日上午10时,河头镇的农田里,消防人员熟练地安装排涝设备,机器人缓缓驶入积水区,大流量排水系统随即开始运转。与此同时,遂溪供电局与清远供电局的技术骨干冒雨勘灾,在泥泞的田埂上反复测量,精准确定新的立杆点位。“这里土质松软,立新杆前必须加固基础,否则下次台风再来还是会倒!”清远支援队伍的技术负责人蹲下身,用手拨开泥土,向队员们详细讲解施工要点。
积水抽干后,30余名抢修人员迅速进场。挖掘机轰鸣着清理倒杆残骸、开挖基坑,队员们合力组立电杆、架设导线,汗水与泥水在脸上交织,却没人停下手中的活。“先抢主干线,再逐户排查!”为最大程度保障养殖户利益,主干线修复后,抢修队立即分成多个小分队,深入各个养殖区,对每条线路、每个台区进行细致检查。当看到鱼塘增氧机重新运转起来,养殖户紧紧握住抢修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这不仅是电,更是我们的生计啊!”
在雷州市唐家镇斑鸠坡村,1.5米深的积水围困着10千伏杜陵线台区,数百户村民面临“中秋团圆饭做不了”的困境。湛江雷州供电局迅速启动政企联动机制,唐家镇消防总指挥第一时间带领队伍赶赴现场,用专业设备标记深水区和水下障碍,规划出安全的抢修路线。经过1小时20分钟的协同作战,台区成功恢复供电,村民们纷纷对着供电和消防人员道谢。
10月6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联合各支援地市局组织党员和志愿者为群众送应急灯、灯笼等。 通讯员李然 摄
温情服务
中秋夜的“光明礼物”
“来电了!来电了!”10月6日晚上8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遂溪县附城镇老村村委会响起村民们激动的欢呼声,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望着重新亮起的灯光,脸上满是喜悦。这是遂溪供电局遂城供电所送给村民的中秋礼物——不仅用应急发电机恢复了临时供电,还带来了应急照明灯和电子灯笼。
在徐闻港,台风导致支撑港区运作的10千伏粤保线受损,港区仅能依靠线路转供电、应急发电车等备用电源维持基本运转。夜间勘灾现场,江门供电局支援人员利用无人机配合强光电筒,在风雨中分组排查故障。当发现某电杆被吹倒后,抢修队小心翼翼地用吊车吊起断裂的电杆,有条不紊地重新立杆、修复导线。经过数小时的奋战,中秋月光下,10千伏粤保线故障成功修复,徐闻港恢复正常供电,有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物资、人员流通。
在雷州纪家镇恬神村文化广场,党员便民服务点热闹非凡。志愿者们向村民普及安全用电和防疫知识,推广“南网在线”App,还手持大喇叭,用方言唱起安全口诀:“台风天气,不怕不怕!远离断落电线、电力设施、潮湿电器……”到了晚上,志愿者们还为村民送上电子灯笼、应急灯和手电筒,小朋友们领到灯笼后,兴奋地在广场上奔跑嬉戏。“你们辛苦了,中秋节快乐!”村民们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让志愿者们忘却了所有疲惫。
截至目前,湛江供电局发动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及员工家属,派发了10万个电子灯笼、2万个应急灯。当前,抢修复电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供电人员用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传递温暖,让这个中秋假期满是安心与踏实。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