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伏的树木旁,党员干部与志愿者合力清障;积水的街道上,应急队伍迅速排涝;受损的养殖场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复产……台风“麦德姆”过境后,树木倒伏、道路阻断、设施损毁,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正面交锋中,湛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开展防风防汛与灾后恢复重建。
10月6日适逢中秋佳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取消休假,以“不等不靠”的主动担当,带领群众群策群力重整家园,连夜鏖战在清障、抢修、安置的一线,在强风疾雨洗礼中淬炼坚毅、坚韧、坚强。
坚毅 逆风而行挺起不屈脊梁
风雨见初心,砥柱立中流。台风登陆前后,湛江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风”而动,迅速完成“平急转换”,展现出无畏风雨的“湛江速度”与坚毅品格。
10月5日,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发挥结对共建单位的作用迅速开展灾后清障工作的通知》,组织126个市直单位和驻湛单位1186名党员干部落实平急转换机制,及时下沉城乡结对社区,迅速投入排险清障一线。
狂风暴雨中,最见担当。“我们被困在面包车内,车内还有小孩!”10月5日12时29分,雷州市西湖街道华藏寺附近的紧急求救电话,拉开了风雨大救援的序幕。一辆载有2名成人、5名儿童的面包车被困,左轮悬空,车身倾斜,旁边桉树剧烈摇晃欲断。警情就是命令!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和党员干部火速出击,在12时33分抵达现场,冒着被坠落物砸中的危险,冲入暴雨,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们逐个抱出,成功将所有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危难时刻,党员总是冲在最前。在廉江市安铺镇,请假回乡结婚的现役军人、中共党员陈观庆,在自家门口发现一名被大风吹倒晕厥的老人。他临危不乱,迅速施救使老人恢复意识,并拿出自己的干粮、找来干净衣物为老人补充体力、防止失温,随后协同民警、村干部将老人平安护送回家,展现了军人党员的本色。在赤坎区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区党委书记谢康凤接到跨区域求助:户籍在本社区、居住麻章区的低保病患曾世明因停电导致制氧机无法工作,生命垂危。她立即跨区协调物业抢修、指导家属呼叫120,直至患者被顺利送医吸氧,完成一场生命护航。
靠前指挥,堡垒巍然矗立。徐闻县构建“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确保指令一插到底;麻章区在台风过境后第一时间发出“冲锋号”,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在风雨与人民之间,筑起了最坚固的“红色堤坝”。
坚韧 昼夜不息守护万家灯火
台风过后,满目疮痍。5日夜晚,当风雨稍歇,另一场战役——灾后重建的攻坚战立即打响。湛江党员干部,从防风救援一线迅即转战灾后重建战场,昼夜不停投入清障复产,彰显了直抵人心的“湛江温度”,展现出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
争分夺秒,打通生命通道。廉江市河唇镇党委组织90余名党员干部突击队,在夜雨和手电光中奋战4个多小时,清理倒伏树木100多棵,至凌晨两点多恢复主要道路通行;赤坎区民主街道联合区城综局,凌晨时分仍在调配设备清理创业路树障;经开区、奋勇高新区协调大型机械,集中突击清理主干道……电锯声、号子声此起彼伏,汇成灾后重建的激昂乐章。据统计,全市城管系统联合多方力量累计出动超万人次,车辆数千台次,第一时间清理残枝落叶数千吨,力保主干道基本通行。
在抢通“大动脉”的同时,“毛细血管”的疏通同样迅速。徐闻县聚焦断水断电等急难任务,整合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党组织组建突击队协同作战,优先抢修受损道路、桥梁,全力恢复水电通信;吴川市联合城综、公安、水务、供电等部门,迅速开展道路清障、排水疏通、电力抢修等应急处置工作,目前共抢修通信、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184处;坡头区动员4200余名党员网格员等力量下沉,聚焦受灾群众急难愁盼;廉江市田寮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焕天带头与村民一起清障;各地环卫工人凌晨即开始清扫,累计清理垃圾杂物近3000吨……从道路清障到设施抢修,从隐患排查到卫生防疫,坚韧的湛江人用汗水一点点抚平台风留下的创伤。
正值国庆中秋假期,部分游客滞留湛江。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耐心劝导安抚,全力服务保障,向在湛外地游客发送安全提醒短信357万条,24小时值守提供咨询,让游客安心亦暖心。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硇洲岛慢时光民宿老板黄先生自掏腰包租车将30多名游客送离,承担3万多元损失;丫丫民宿梁老板免费赠送游客3斤多石头鱼,邀请独行游客参加家庭聚餐;鑫沙酒店为35名游客免费提供餐食……这些暖心故事,是“湛江温度”的最佳注释。
坚强 众志成城凝聚湛江力量
在特大风灾面前,湛江全市上下展现出团结一致的坚强品格。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心手相连、群策群力,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在雷州市覃斗镇、乌石镇,志愿者和周边群众纷纷加入清障队伍,与党员干部一起修缮房屋、清理倒伏物;在遂溪县人民路、中山路,6支志愿队伍近100人带动附近居民清理路障,仅3小时完成路面清理工作;在赤坎区中山街道,80多名党员下沉一线,带动居民志愿者参与路面清扫,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奋勇高新区200多名居民、志愿者自发拿起工具,与党员干部共建家园;徐闻县注重典型引领,宣传先进党员事迹,激发热情,带动7000余名群众、170余名志愿者参与救灾……从城区到乡村,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无数干群携手、挥汗如雨的身影,构成了灾后湛江最动人、最美丽的风景线。
灾难面前,湛江选择了坚强面对,不等不靠,加速复工复产。徐闻县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一线,县委领导带头到挂点村参与清理、疏导情绪;农业农村部门党组织邀请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抢救农作物、协助保险理赔;民政局党组织组建“困难群众帮扶队”走访慰问,确保基本生活。廉江市吉水镇加强与水电通讯部门联动,迅速恢复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寮镇党委清晨即组织党员护绿队扶正倒伏苗木;奋勇高新区组建服务专班主动走访企业,助力复工复产……各行各业以“一刻也等不起”的紧迫感,全力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数据背后,是坚强的担当。初步统计,全市园林绿化树木倒伏12.65万多棵、倾斜7.65万多棵;市政、环卫、照明等设施损失严重。但风雨洗礼过的湛江大地,正以惊人的速度重焕生机。这背后,是1.2万名党员网格员、村(社区)干部在雷州穿梭忙碌;是徐闻1.7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在风雨中昼夜鏖战;是坡头区累计清理倒伏树木3817棵、道路障碍2189处……这一系列数据,也正是坚毅、坚韧、坚强的湛江精神最有力的证明。
风雨过后见彩虹。在这场与台风的搏斗中,湛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展现出坚毅、坚韧、坚强。如今,在这片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土地上,党员干部群众继续携手并肩,用汗水和奉献共同描绘着重建家园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