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盛站”更名为:
“南沙北站”
“新塘站”更名为:
“广州新塘站”
注意啦!
明天起,广州这两个高铁站更名!
自10月11日零时起,铁路正式实施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记者从国铁广州局获悉,部分高铁将优化站点命名。自10月11日起,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庆盛站将正式更名为“南沙北站”;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新塘站将正式更名为“广州新塘站”。此次站名调整,旨在精准点明站点区域,便于旅客清晰辨别站点位置,选择更适合出行的站点和车次,从而便利旅客出行。
作为广州南沙接入国家高铁网络的重要门户,2011年底,原庆盛站随广深港高铁通车投用,坐落于南沙区东涌镇,因邻近庆盛村得名。该站30分钟可达深圳福田、50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多年来承担着南沙对外交通的核心功能。
目前,“南沙北站”标识牌已完成吊运安装,站外标志牌、站内指引、电务系统、12306购票系统也将同步调整,这座承载十余年乡土记忆的站点,将以新身份“亮相”。
为便于乘客换乘
广州地铁4号线庆盛站站名
也将相应调整为“庆盛(南沙北站)”
据南沙交通运输局介绍,庆盛站站台雨棚扩建工程已于今年7月启动,目前工程总体进度达70%,预计10月底前完工,届时将进一步提高乘客乘车体验。
庆盛站更名为“南沙北站”的背后,是南沙“南北呼应、功能互补”双高铁枢纽体系的战略布局。
根据规划,南沙站计划于2028年2月底竣工,作为广州“五主四辅”铁路枢纽的重要节点,其规划规模达14台29线,将超过广州白云站(11台24线)。该站将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等多条线路,贯穿地铁18号线,形成“高铁—城际—地铁”多层次网络,实现1小时通达大湾区主要城市,助力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
10月11日起
位于增城区的广汕高铁新塘站
也将正式更名为“广州新塘站”
至此,广州“五主四辅”铁路枢纽格局已愈发清晰:
广州南站承接京广、广深港等多条高铁干线,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广州站、广州东站聚焦高铁与城际高效接驳,服务核心城区出行需求;广州白云站未来也将主要承接普速列车,配套多条地铁强化接驳。
而新更名的广州新塘站与规划中的南沙站,分别锚定东部广汕高铁门户与南部湾区综合枢纽的定位,纳入“四辅”节点体系,补全区域交通短板。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
本次调图聚焦
运输能力优化与运行效率提升
国铁广州局对广州车站管内三大站
列车开行方案作了系统性调整
进一步强化了广州铁路枢纽功能
便利旅客出行
广州站——客运能力显著提升,甬广高铁成为增量主力。
调图后,广州站接发旅客列车总数达到103.5对,较三季度增加7对,其中办理客运营业列车93对,同步增长7对。
值得关注的是,甬广高铁列车开行数量实现显著增长,从三季度的20对提升至27对,增幅达35%,成为本次调图的核心增长点,进一步强化了广州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
在列车结构方面,广州站营业列车包含普速列车8对、动车组85对,动车组占比超过91%,客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广深本线动车组保持53对稳定开行;同时开行直通京广高铁列车0.5对、管内京广高铁列车0.5对、京广跨甬广高铁列车2对及动卧列车2对,构建起覆盖珠三角核心城市、高效衔接京广与甬广干线网络的现代化客运体系。
广州东站——枢纽功能持续优化,7对管内动车调整始发终到站。
广州东站接发旅客列车总数保持212对不变,但运行布局实现重要优化。
调整主要涉及广汕方向列车,原在广州东站始发终到的7对列车调整至广州站办理,具体包括:广州东~梅州西G8466/5次、G8464/63次、G8454次、D7334/29次、D7335/8次,广州东—揭阳G6596/7次,广州东~汕头南G6488/25次,汕头南—广州东G6413次,揭阳—广州东G6599次。这一调整有效疏解了广州东站枢纽压力,优化了枢纽内部分工。
与此同时,广州东站通过不营业旅客列车数量增加7对,达到33.5对,客运营业列车数量相应调整为178.5对。车站在保持广深本线94.5对、西九龙13对、杭深方向9对、京广高3.5对稳定运力的基础上,实现了枢纽内列车运行效率的精准调配。
广州白云站——普速运力动态调整,新增高峰线服务粤西出行。
广州白云站接发旅客列车114.5对,办理客运营业列车106对。本次调整主要集中在普速列车领域,体现了运力配置的精准化。
调图后,该站新增1对管内普速高峰线列车——广州白云~信宜T8306/7/6、T8305/8/5次,经由京广、江大联络、广珠、沙狮联络、广茂、益湛线运行,将在客流高峰时段为粤西方向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国铁广州局表示,此次四季度运行图调整,广州车站通过优化列车开行结构、调整各站分工、动态匹配运力资源,进一步强化了珠三角地区与粤西、东南沿海及内陆重要城市群的铁路联系,为国庆假期后旅客出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后续,铁路部门将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运能配置,持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