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青少年应急自救能力,在广东医科大学团委和广东医科大学“双百”行动霞山服务队的支持下,10月17日,广东医科大学青春筑梦宣讲团走进湛江市第七小学开展心肺复苏与急救知识专项科普活动。
活动中,宣讲团成员结合校园常见意外场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急救知识:从溺水、触电等意外导致心脏骤停的危害,到“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再到心脏骤停的判断方法——轻拍双肩呼喊、触摸颈动脉感知搏动,层层递进让同学们建立急救认知。
针对核心的心肺复苏技能,宣讲团成员详细拆解“C→A→B”操作流程,强调胸外按压的关键位置、掌根重叠垂直按压,深度达5-6厘米,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开放气道采用仰头举颌法,人工呼吸需捏紧鼻孔缓慢吹气,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效果。
实操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上前尝试。宣讲团成员一对一耐心指导,纠正按压姿势不标准、吹气力度不足等问题,从手部摆放位置到上身发力技巧,逐一细化讲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规范操作要点。现场还通过趣味提问互动,巩固“按压30次配合2次人工呼吸”“呼救时明确分工求助”等关键知识点,让急救技能入脑入心。
此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互动答疑”的形式,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核心技能,有效提升了校园应急处理能力。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