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麻章:织密和谐劳动关系“防护网” 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10-20 10: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文秋华 通讯员李星磊 图/通讯员提供

在麻章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正通过多方位的实践探索协同发力。区法院设立“零号窗口”,为特殊群体提供优先司法服务,彰显人文关怀;“无讼夜市”“平安夜校”等创新机制深入基层,拓宽治理路径;以那柳村“大榕树调解平台”为代表的乡土调解室,则巧妙地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治理,依托地缘人缘优势,将矛盾化解在群众身边。自广东省、市人社部门将麻章区确定为“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区”以来,麻章区以机制创新为驱动,以多元共治为支撑,积极绘就劳动关系和谐新图景。

麻章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到家政行业企业开展用工指导、宣讲劳动权益保障政策。

创新机制:趟出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

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晴雨表” 和 “风向标”。麻章区深谙,要破解劳资纠纷难题,不能依靠“单打独斗”,必须奏响多元共治的“交响乐”。

2023年4月18日,一场联动工作座谈会在区法院与区总工会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双方围绕“减少劳资对立、促进双方共赢”的目标,明确了协作方向。随后,《关于“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相继出台,如同为诉调对接工作铺设了清晰的“轨道”。诉前,工会凭借其“贴近职工”的天然优势,主动靠前,化身“消防员”,将工资拖欠、社保纠纷等“火苗”扑灭在萌芽状态;诉中,法院法官与工会干部联动发力,如同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精准解剖争议焦点,引导双方从“针锋相对”走向“合作共赢”,有效修复了受损的劳动关系。“法院+工会”双剑合璧,打破了劳资对立坚冰。 

区法院与区人社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如同在仲裁与诉讼之间架起了一座“立交桥”。定期的联席会议、案件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让裁审标准趋于统一,避免了当事人“裁了又诉”的诉累,大大提升了纠纷化解的效率和公信力,“裁审衔接”精准对接,打通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

“三方联调”凝聚合力,构筑矛盾缓冲带。 2023年11月,由区人社局、区总工会与区工商联共同筹建的麻章区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正式运行。它像一个功能强大的“调解中枢”,整合了各部门资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动调处,将过去的“多头跑”变成了如今的“一站清”,显著提升了劳动人事矛盾的多元化解能力。

“特色机制”点亮基层, 麻章区法院的创新举措尤为亮眼。“无讼夜市、平安夜校、执行夜访”三项机制,巧妙地利用夜晚时间,点亮了司法为民的“夜行灯”,让司法为民“不打烊”。诉讼服务中心的“零号窗口”,则为特殊群体和企业开辟了“VIP通道”,践行着“业务办理零等候、疑难杂症全清零”的承诺,让司法服务充满了人情味。

麻章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到企业宣传推广电子劳动合同。

深耕基层:夯实劳动关系的“治理基石”

和谐劳动关系的根基在基层。麻章区将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可能的“神经末梢”,努力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麻章区建强调解队伍,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建立司法协理员制度,同时激活乡土智慧,积极动员“五老”等力量,打造了“芳伯”“咧嘴荣”“兴哥”等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个人调解室,以及“大榕树”“连心树”“无诉亭”等调解平台。这些名字亲切、接地气的调解力量,如同生长在村头巷尾的“和事佬”,用乡音乡情化解乡邻矛盾,效果显著。

麻章区打造了“1+N”调解服务体系,以区级调处中心为“大脑”,联动镇、村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工作室、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等N个“手脚”,织密调解网络,对劳动争议纠纷开展拉网式排查。2023年以来,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每月定期开展排查,成功将多起涉劳纠纷化解在早期,形成了“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街道、疑难案件区级化解”的良性工作格局。

面对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趋势,麻章区积极推动在新业态领域建会立会。目前,全区新业态企业建会15家,涵盖职工近2700人。同时,积极推行多形式集体协商机制,在印刷、货运、快递物流等行业建立工联会,并成功推动快递行业开展劳资沟通协商工作,让快递小哥、货运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也有了“娘家”和发声渠道。

区总工会开展的“律师进企业”服务活动,如同将专业的“法律保健医生”请到了企业身边,让法律服务直达企业。工会律师团的信息在基层公示,法律咨询电话畅通,为企业职工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劳资纠纷、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难题,成功处理欠薪工单,帮助职工追回血汗钱,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

社区网格员到商家开展平安宣讲工作。

文化浸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气候”

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文化的柔性浸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麻章区在健全机制的同时,大力培育和谐劳动关系文化,让和谐之花在发展的沃土中绚丽绽放。

麻章区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创建模式,推动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广泛覆盖。目前,全区“三有”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高达96.06%,社会组织达100%。企业党组织如同“定盘星”,在推动发展、凝聚职工、促进和谐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区司法局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设法治专栏,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园区等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企业和劳动者手中。他们尤其注重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播撒尊法守法种子,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区总工会坚持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慰问困难企业和职工,关爱新就业群体,让劳动者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普法竞答等活动,以及统筹政法各单位组建“平安宣传队”深入走访,不断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感。区法院的法官普法讲师团则主动送法入企,根据企业“点单”需求,精准普法,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争议。多部门协同发力,以活动赋能,营造共建共享“氛围感”。

辛勤耕耘,终获硕果。通过系列创建活动,麻章区劳动关系和谐度显著提升:劳动合同签订率从85%跃升至95%;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劳动监察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劳动关系信访案件的数量及增长量均处于全市较低水平;创建期间未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是麻章区劳动关系持续向好的最好证明,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安全网”。

如今,走在麻章区,能感受到一种良性互动的劳资氛围正在形成。机制创新、基层深耕与文化浸润三者同频共振,共同托起了麻章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格局。这片热土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为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着独特的“麻章力量”。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2025年全国公开水域蹼泳全民健身大赛(广东站)在湛江开幕
  • 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全力打造全国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 中医药校园行热闹启幕!市民与“小记者”共赴本草文化盛宴
  • 硇洲岛民宿成为支柱产业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 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 湛江钢铁—印尼国际班轮成功实现首航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