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郡之秋》里藏着“吵架天花板”

2025-11-17 18: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郡之秋》剧照

把吵架吵出了门道,北京人艺年末大戏《小郡之秋》近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上演,演员们带领观众走进美国家庭的情感漩涡,回归最扎实的现实主义表演。

 不能让观众停留在生活表象

这部由美国剧作家崔西·莱茨创作,并于2008年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围绕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东北部一个小郡中韦斯顿一家的聚散展开。父亲贝弗利突然失踪,分散在外的亲人因此重聚,深埋的家庭矛盾与三代人之间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既要让观众沉浸于真实的家庭氛围,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的表象,导演唐烨说:“这部戏吵架都是来真的,整台演员很齐整,回归了现实主义塑造人物的这条路,没有一点多余的形式来支撑。但表演还不能太生活化,要放出去,要让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接收到信号。表演中常常是小声说台词情绪就对,一大声就不对了,所以有一段时间大家是盼着演出,又怕见观众,这个戏或许演个两三年,所有的细节才能融为一体。”

  演吵架恰到好处不易

龚丽君与陈小艺这对有着30多年深厚情谊的大学同窗,此次在剧中饰演一对母女。陈小艺说:“我们演戏的默契度跟别人不同,早年间我们合作过《李白》《虎符》《海鸥》等作品。生活中我们的性格完全不同,但在这部戏里我演的是最像妈妈的那个女儿。”陈小艺在人艺的最后一部新戏定格在10年前创排的《贵妇还乡》,而这一次的《小郡之秋》,从8月建组,足足三个月的时间,陈小艺说:“我们是台上打得乱七八糟,台下特别温暖热闹,所有人都非常努力,谁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他人也不会生气,排练过程很开心。”在她看来,正因为作者给予的文本非常丰厚,创作也因此没有尽头。

吵架看似是情绪的宣泄,但若想演得恰到好处却并不易,身兼导演和主演的龚丽君强调:“台词一出口,就必须是那个人,一定要有真实的生理反应,只有这种真正刺痛心灵的体验,才能带来珍贵、真实、动人的表演。”于是,“浓度”和“尺寸”成了她最在意的,“吵架不是表面上的,要调动内因,同台的演员都会问我一场戏下来累不累,身体行不行,说实话挺累的,要全身心投入,还要顾及同台的演员,但令人欣慰的是,最好的效果出来了。”排练中,龚丽君和陈小艺绝对称得上互补型,陈小艺是眼里不揉沙子,觉得哪里不对,会马上停下来,而龚丽君则是温柔的妈妈,先不吱声,此时,陈小艺就会说“你不要想了,你说出来”,两人的默契就是会清晰地知道彼此的想法。龚丽君说:“我们的合作非常顺手,很得劲儿。”

濮存昕戏份不多却似压舱石

仅在开场有10分钟戏份的濮存昕,却为全剧埋下了关键的悬念。“如何在短时间内既把悬念建立起来,又把一个角色塑造完整?我尝试了不少方法,但根本还是要回到剧本,从台词中寻找他言行的依据。”作为北京人艺的年度大戏,《小郡之秋》在舞台上搭建了一座三层美式木质小楼,角色是一家人,演员们在台下也俨然是一家人。因为时间很紧,濮存昕没能赶赴重庆领取文华表演奖,剧组还为他小小庆贺了一下。当被问及拿了多少次这个奖时,濮存昕不好意思地说,“就三五次吧”。陈小艺说:“能在《正红旗下》中饰演老舍先生对他来说比拿奖还要重要。”龚丽君说,在剧组为他颁奖,也是希望能把他对表演的执著造诣传递下去,“这个戏他的戏份不多,作为旁观者,常常会给我们一些精准的建议,就像我们的压舱石一样,有他在,我们心里很踏实。”

《小郡之秋》将演出至11月29日,据唐烨介绍,目前剧本的翻译者、美籍华裔女演员卢燕正在做从美国赴京的准备,“大家可以期待一下98岁的卢燕老师出现在最后一场演出现场的情景。”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统筹/满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