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首架首飞!

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暨首个海洋牧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圆满举行

2025-11-17 20:57 来源:湛报策划 作者:文/记者 彭晓晖 通讯员何美幸 图/胡和穆

11月17日下午,湛江市文化中心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暨首个海洋牧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在此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成果丰硕,标志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迈出坚实一步。

此次首飞的无人机NWPU-ZJBL-01,由西北工业大学、湛江湾实验室、湛江首善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并联合相关企业研发,针对海洋牧场需求合作研发,是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场配套运输型无人直升机。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湾实验室主任欧先伟,赤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军,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民用无人系统战略研究部部长、南京市空天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山等领导及专家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考察时,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推进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建设。当前湛江的海洋牧场发展还面临不少技术难题。南海地区“三高”恶劣工况,湛江地区大雾、大风等多变天气,致使绝大多数现有无人机无法直接使用。在此背景下,“西北工业大学-湛江湾实验室海洋无人装备联合实验室”成立,针对湛江实际海洋工况、气候条件及海洋牧场作业需求,开展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装备研制,致力服务“湛江湾一号”“恒燚一号”等海洋牧场,并结合湛江空域情况开辟航线、示范应用场景。

首飞现场,天气晴好,NWPU-ZJBL-01号无人机顺利完成垂起动作,并挂载“海洋牧场饵料投喂箱”进行鱼饵抛洒作业演示。该机型采用纵列式、双旋翼结构,具备体积小、载重能力强、重心范围大、可挂载空间多、续航长等优势,能在6级风环境下稳定作业,推动海洋牧场投喂作业向全天候、智能化转变。

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发展部副部长吴永鹏在活动现场介绍,此次首飞的无人机不仅在载重续航和结构设计上表现出色,还具备高海况下精准投喂的优势。其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吊挂系统,融合GPS/北斗差分定位与视觉标识识别技术,结合鱼类行为识别AI模型,可分析鱼群摄食状态,精准控制投饵量,减少投喂损耗。同时,多模态悬停控制算法通过主动波浪预测与补偿机制,抵消海上平台晃动及风浪对无人机的影响,确保饲料投喂精准。本次首飞主要是性能验证,将为后续更多应用场景的联合研究奠定基础,为湛江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李山表示,后续研发针对海洋气候条件及海洋牧场工况,重点面向饲料投喂、鱼获运输和安全巡检三大需求,目标构建一个宽适配、积木式、模块化的海洋牧场通用无人机基座,为湛江海洋牧场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同时为类似海洋环境下的无人机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框架。西工大作为无人机领域头部高校,湛江湾实验室作为海洋装备领先实验室,湛江作为海洋大市,三方强强联合,有决心和能力在海洋低空装备领域构建一体化协作研究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与产业力量。

湛江市赤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马志辉接受采访时称,本次首飞标志着“海洋无人装备联合实验室”取得重要突破。基于三方合作,未来将重点推进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海洋牧场运输无人机、投喂无人机及环境监测无人装备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合作组建产业化公司,推动海洋低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运营服务,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拓展易落地应用场景,从海洋牧场逐步延伸至水产养殖巡检、近海短途物流等领域,构建务实高效的海洋无人装备产业发展生态。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湛江市海洋牧场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我国海洋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望推动海洋产业迈向新高度。

编辑:朱媚颖
值班主任:黎荣鑫、李文莉、卓文秀、肖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