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总工会、湛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在湛江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市、省直部门的219名选手在赛场上同台竞技,展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据11月25日《湛江日报》)
219名选手齐聚湛江,在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开角逐。从水产养殖技术到海洋装备焊接,从传统技艺到高端技能,这场赛事不仅是全省技能人才的“竞技场”,更让湛江站在了海洋经济人才培育的前沿。作为举办地,湛江承办此次大赛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活动的组织,更在于以赛为媒,激活海洋技能人才的“一池春水”。
这场大赛,是湛江海洋经济实力的一次“亮相”。能承办覆盖海洋全产业链的技能大赛,本身就印证湛江在海洋领域的深厚积淀。从传统水产养殖到海洋油气开发,从渔船修造到深海装备研发,湛江的海洋产业早已形成完整链条,这为大赛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实践场景。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技师学院、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3个保障单位,既是技能比拼的赛场,更是湛江海洋产业实力的缩影。当全省选手在这里同台竞技,看到的不仅是标准化的赛场,更是湛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底气与潜力。
海洋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技能人才正是产业链上的“筋骨”。无论是水产养殖的提质增效,还是海洋装备的精密制造,都离不开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支撑。当前,湛江正全力推进“向海经济”,从“五岛一湾”旅游到深海养殖,从海上风电到油气开发,处处需要能工巧匠。大赛的举办,恰恰为湛江搭建一个“引才、识才、育才”的平台:通过赛事能发现一批潜力人才,通过交流能借鉴先进经验,通过展示能激发本土人才的成长动力。更重要的是,赛事让更多人看到海洋技能岗位的发展前景,为产业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这场大赛的比拼,其辐射效应也在持续升温。做实做细“大赛文章”,要让赛事的价值穿透赛场、融入发展肌理:可以主动对接获奖选手与参赛单位,既摸清他们的技术特长,更要深挖其背后的人才培育模式与产业协同经验,把“赛场相遇”转化为“长期合作”的契机;可以将大赛的技术规范、考核要求融入本地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院校、企业、培训机构攥指成拳,让技能培养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还可以通过镜头记录技能人才的成长轨迹,用故事讲述优秀选手的赛场坚守,让“身怀绝技”者受尊崇、“精益求精”者被看见。如此一来,让湛江的海洋技能人才“蓄水池”越蓄越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