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建“七子之歌论坛”促经贸合作

2016-11-09 16:2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凯杰

“湛江市外事侨务局工作人员来电告诉我:湛江已经将一条新建道路命名为澳门路。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太高兴了。”昨天,当记者拨通远在澳门的澳门湛江同乡总会会长莫一夫的电话时,他高兴地说。

随后,身为市政协港澳委员的莫一夫详细向记者讲述他与另一名港澳委员林昶今年2月份在我市两会上递交这份提案的来龙去脉。

起因:澳门与湛江同是“亲兄弟”

莫一夫告诉记者,早些时候,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其中一项议程是讨论表决通过将澳门氹仔嘉模堂区一条新建的道路命名为“湛江街”,葡文为“Rua de Zhanjiang”。莫一夫说:“以‘湛江’命名的市区道路,就算是在内地的城市也是不多见的。”

莫一夫表示,据他了解,澳门特区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之所以作出这项决定,是基于如下几个考量:一、为强化澳门特区市民对澳门特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认知,及保持加强澳门特区与内地各兄弟城市的关系,已经陆续以若干内地城市之名为澳门新建的道路命名,“湛江街”就是其中一条新命名的道路。二、湛江市的前身“广州湾”与澳门,都被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进了《七子之歌》。他以拟人的手法,写下组诗《七子之歌》,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7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7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如今,《七子之歌》中的“七子”,除了台湾尚待统一,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均已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因此,由“七子”中的“长子’澳门特区将其中一条街道以“五弟”湛江命名,对于鼓舞两地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也就别具意义。

建议:湛江应加强与拉丁语系国家紧密联系

莫一夫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葡语曾经长期是澳门唯一的官方语言,葡萄牙、巴西等8个葡语国家拥有超过2亿人口,自然资源丰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在经贸合作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样由于历史原因,法语也曾是昔日广州湾的官方语言。法国、摩纳哥、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等28个国家是法语国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通用法语,总人口达到3亿多。葡语和法语都是属于拉丁语系,两者在发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都有许多共通之处。另外,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也是属于拉丁语系,整个拉丁美洲基本上是说拉丁语系语言。

莫一夫表示,湛江市也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广州湾的历史渊源,促进与拉丁语系国家尤其是法语国家的经贸合作。

期望:建“七子之歌论坛”促经贸合作

莫一夫表示,他和林昶在提案上还有几点建议:一、在湛江市区挑选一条新建道路命名为“澳门路”,并且将其所在的区域命名为“七子之歌片区”,将其中的街道命名为“香港街”“台湾街”“威海卫街”“九龙街”“旅大街”,并以适当方式通报上述地区或城市。

第二、充分利用澳门特区民政总署命名“湛江街”的契机,加强湛澳两地的联系,透过澳门湛江同乡总会作联络桥梁,建立湛江市与澳门特区的联络机制,促使《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支持探索湛江深水港与澳门自由港合作”尽早被列入广东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落实贯彻《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年度计划。

第三、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七子之歌》的其他城市(地区)磋商,成立类似经贸合作平台的“七子之歌论坛”,轮流在各个城市或地区举行年会,探讨经贸合作事宜,并将之“溢出”或“融入”到各个城市所在或近邻具有“准自由贸易区”性质的区域合作架构,以进一步扩大其效益,为湛江市经济腾飞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在湛江高校开设法语专业,培养法语人才,加强湛江市与法语国家以至拉丁语系国家的经贸合作关係,并参考澳门特区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模式,向国家申请设立“中国—法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进一步与澳门特区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开展互动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让湛江市冲出亚洲,走向全球,抢占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