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市财政社会民生投入308.6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0.5%。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社会民生投入的308.67亿元中,教育事业占的比例最大,为1011633万元;其次为社会保障和就业,为592779万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为578946万元。对于政府的民生情怀,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群情振奋,纷纷点赞,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期盼。
人大代表陈谋:民生投入在财政收入占比中达到了80.5%,这体现政府对民生公共事业的重视,希望市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成果,为实现民生改善谋划新思路,让更多的发展成果为人民服务,形成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新局面。
人大代表杨小英: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后,获悉市财政社会民生投入308.6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0.5%,她认为教育占了很大比例,近年来湛江教育创强确实成效显著。一方面,校园环境越来越美,教育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就拿市九中来说,所有教室都安装上多媒体设备,教学效率大大提高,颇受老师及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特别是推行绩效工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此外,教师工资待遇提高,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希望政府部门一如既往地关注教育,以便收获更多桃李芬芳。
人大代表林玲: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搬迁、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新院区……近年来,湛江的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医院换新颜、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务人员的工作待遇也有所提高。作为一名有20多年工龄的医务人员,她也倍感自豪。
政协委员刘玉清:民生投入在财政收入占比中达到了80.5%,这说明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说明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两条底线”中的努力。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市十件民生实事、市十大民心工程,会后各个部门都积极推进、抓紧落实,广大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惠。尽管我市财政底子薄,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和对底层群众的关心。
政协委员陈锡林:我市政府拟投入民生建设80%以上,主要是加大对我市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这是我市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我市党和政府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医院目前的医疗格局,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就医难”,让出行畅通了、就医方便了、环境变美了、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政府的民生情怀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