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传统工艺转型升级拓展新市场

2017-08-28 11: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赖寒霜 特约通讯员王裕

日前,吴川市塘尾街道一批虾笼网又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这标志着吴川人从最初的手工制作生产工具到跻身国际产业制造分工的“蜕变”,塘尾网业跃升为全国四大网业生产基地,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全世界。

塘尾街道地势平坦,倚江傍海,鉴江与325国道从境内穿过。走在市井民居旁,随处可见铅粒、网笼生产等网业配件小工厂,网具、绳缆、拉丝等店铺林立。

塘尾街道办主任肖康福笑着对记者说,塘尾网业制造从零零散散到规模化、基地化生产,是近10多年的事,机器代替人工,提速增效。目前以塘尾为中心,吴川制造网具、绳缆、拉丝厂已有250多家,网笼生产加工户230多家。全市共有织网机400多台、定型机20多台、拉丝机生产线上百条,捻线机200多台、绳缆制作机200多台等,造就了一条从生产、加工成品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从业人员约10万人,几乎所有的网业用品在这里都可以生产,成为全国四大网业生产基地。

吴川三江过境,水系发达,历史上吴川人是以粗布加麻绳,用土方法制作渔网到江上捕鱼。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塘尾民间编织渔网者纷纷建立手工作坊,到新世纪后全部变成机械化大生产,并且从单纯的渔网拓展到安全网、农业用网、工业用网和生活旅游用网等产业,使吴川形成以塘尾为中心的网业生产和贸易基地,产品如今远销欧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据统计,去年仅塘尾网业产值已超12亿元,洗脚上田的农民纷纷成为企业老板。当地老百姓说,塘尾人一张网就“网”起10余亿元。

在325国道的塘尾至覃巴10公里路段,排列着一家家网业制造企业,生机勃勃。进入鸿海公司,宽大的厂房里,机器轰转,70多名工人正在4条生产线上制造虾笼网、拉丝等,一袋袋从大庆石化拉回来的聚乙烯树脂堆积在拉丝机器旁。企业主邱济说,这是环保材料,制造成PE绳,然后机器编织成虾笼,每年出口欧美等国家好几百万美元,这证明吴川人也能制造高端网业用具,参与国际产品竞争。

吴川网业协会会长邱济说,现在网业产品国内市场趋向饱和,吴川很多企业转向国外市场,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很多企业都想扩大生产规模,但都受困于没土地。大家都希望政府着力扶持,让网业崛起成为吴川又一大产业。

吴川网业已开始打开一片新天地,正走向迅速扩张的阶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