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激动人心的“高铁时代”真正来临,全市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随着高铁的开通,湛江正逐渐成为投资开发建设的新热土,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下一步,湛江将紧紧抓住江湛高铁开通这一契机,围绕“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闻鸡起舞、夙夜在公,以推进“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狠抓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建设成为北部湾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广东新的增长极。
湛江钢铁基地。 本报记者 刘冀城 航拍
市发改局:加快现代化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江湛高铁的开通,将会对湛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市发改局局长梁肖斌表示,江湛高铁的开通,使湛江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对改善湛江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服务湛江广大市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对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巩固湛江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
随着高铁的开通,湛江将成为珠三角企业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今后越来越多的珠三角等地区先进企业会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把产业转移到湛江等高铁沿线城市,带动湛江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湛江经济发展。
作为全市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市发改局,在机遇面前有何担当?梁肖斌表示,全市发改系统将坚持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统领,主动作为、开拓进取,以更高水平谋划好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为湛江加快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推进“四大抓手”,尤其是要趁江湛高铁开通的东风,加快现代化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机场迁建、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港航建设“四大会战”,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五大产业发展计划”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湛江产业实现大转型、大提速。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东盟国家的交流往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贸易合作环境。
机械臂为生产助力。 本报记者 张锋锋 摄
市商务局:全力打造区域商贸中心
是否有高铁通达,已经成为一些企业在一个地区投资的重要考量指标。市商务局局长杨文光表示,随着江湛高铁开通,湛江彻底融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较低的生产成本,湛江将会吸引更多企业来湛投资,这必将进一步刺激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
杨文光说,市商务局将紧紧抓住湛江第一条高铁开通的契机,推动实体商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商贸集群。积极实施《湛江市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商贸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鼓励商贸服务业规范化、智慧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零售商、批发商。以展会、节日促销活动为平台,以更加丰富的新业态、更便利的服务,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做大传统行业消费,支持信息、绿色、体育、旅游等领域新消费发展,助力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全市各大商圈配套能力和功能,鼓励在城区商圈和高铁西站商圈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商圈集群,做大各专业市场交易规模,推动商品交易市场拓展信息化应用和平台化发展空间,提高对粤西、北部湾地区的辐射力,全力打造区域商贸中心。2018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目标是增长10%左右。
高铁进“湛”,振奋人心;机遇当前,催人奋进。下一步,市商贸局还将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消费升级,保持外贸稳定增长,有效利用外资,引导对外投资有序发展,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进一步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服务湛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商务力量。
湛江钢铁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市旅游局:打造特色高铁旅游目的地
随着江湛高铁的开通,将吸引更多珠三角、港澳游客“快旅慢游”走进湛江。针对高铁开通带来的客源结构变化,市旅游局长彭晖表示,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丰富我市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特色高铁旅游目的地,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A级景区创建,提升产业品质。年内力争完成2家4A级旅游景区和3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其中吴川鼎龙湾国际海洋生态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茂德公鼓城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吴川佛子岭森林公园、孔圣山、萝岗小镇等景区创建3A级景区,力争湖光岩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省检。
加快滨海旅游度假型项目建设,打造最美高铁滨海旅游带。在滨海旅游公路沿线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多元化、体验性等复合型滨海休闲旅游产品,推进霞山渔人码头、吉兆湾国际海洋生态度假区的德萨斯水世界、福鹏喜来登酒店、艾美酒店、万千海小镇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滨海度假型酒店,突显湛江滨海旅游吸引力。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民宿,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南极村、足荣村、螺岗小镇等快速发展,证明了乡村民宿在突破建设用地限制、利用乡村资源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力,并有效丰富了我市的旅游业态,快速补充旅游接待设施。为此,将研究出台民宿扶持办法,鼓励有基础的乡村,开展环境整治,改造旧有村庄资源,培育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旅游民宿,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接待能力。同时,加强与全国民宿协会和精品酒店协会的互动,学习其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引导扶持南极村、足荣村、炭之家等乡村旅游点特色民宿的建设与运营,形成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