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018年广东民歌民乐大赛我市摘金夺银

2018-12-16 09:4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何有凤

《红土情》获2018年广东民歌民乐大赛金奖。 (市文化馆供图)

    12月14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广东民歌民乐大赛决赛在潮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落下帷幕。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精心组织市文化馆民乐团、艺术团选送的两个节目在参加决赛的47个民歌民乐节目中脱颖而出,分别“摘金夺银”,市文广新局获优秀组织奖,我市成为全省5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之一。

湛江本土原创音乐大放异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促进我省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今年7月以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了2018年广东民歌民乐大赛。经过选拔赛、复赛,共有47个节目进入决赛。

其中,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组织市文化馆民乐团、艺术团选送的两个节目赴潮州参加省决赛。经过现场的激烈角逐,民乐类的民乐合奏《红土情》斩获金奖,民歌类的男女声对唱《菠萝恋歌》荣获银奖,双双取得佳绩。

“阳春三月一路歌,踏进徐闻园和坡,园园绿丛挂金果,坡坡连绵似海洋……”由我市知名编导龙海飞导演的男女表演唱《菠萝恋歌》,在大赛现场,令人耳目一新。《菠萝恋歌》特色凸显,该首歌曲由陈有文、曾建彪作曲,曾权作词。我市著名歌手曹康表、王珺用雷州方言把“菠萝的海”的美景用优美的歌声完美地呈现出来。词作者表示,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雷州半岛被誉为“菠萝的海”的菠萝种植基地的田园风光魅力和果农的爱恋情感,其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来颂赞、激励果农通过大力种植菠萝致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菠萝恋歌》还被推选参加了广东省民歌民乐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再次登台向全省展示和推介雷州半岛的特色。

由湛江市文化馆民乐团表演的民族管弦乐《红土情》,是根据李向党、蔡茂创作的同名琵琶独奏曲改编,由李向党、罗刘兴作曲,周海涛编曲、指挥。乐曲采用雷州半岛雷剧、雷歌元素创作而成,用6个乐章表现了红土地的苦难和抗争、过去与未来。清脆悦耳的笛声在红土地上回响,欢快的旋律表现出红土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随后曲风一转,深沉、凄凉的哀曲诉说过去的苦难史,悲壮亢奋的音乐展现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抗争,以及欢欣鼓舞庆胜利,反映了追求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

《菠萝恋歌》获2018年广东民歌民乐大赛银奖。(市文化馆供图)

本土音乐唱响新时代

我市民歌民乐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其中有相当部分已成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7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的组织和指导下,广泛发动,认真部署,我市各级文化馆紧锣密鼓地组织创作、排练,共遴选出10个节目参加初赛选拔,分别是民乐合奏《庆丰收》《红土情》《十三腔演奏》《八音演奏》;民歌《菠萝恋歌》(雷歌表演唱)、《悠悠鉴水向东流》(姑娘歌)及《出嫁歌》《东海嫁》等。作品独具特色,代表了我市较高的民歌民乐水平。

我市鼓励民间音乐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融入时代,鼓励本地创作,强调本土特色。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组织我市民歌民乐音乐人,深挖掘、善创新,打造具有湛江本土特色韵味的音乐作品。据了解,在组织的作品中,“雷州歌”“姑娘歌”“八音”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以非遗元素,用民歌民乐的形式,进行艺术性和创新性的展演、展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市此次取得的优异成绩,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对传统文化事业重视和支持,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文化强市”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息息相关,如春风化雨,使我市文化事业越来越红火。

动听的地方民歌民乐,唱响新时代!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下,我市的民歌民乐将不断推陈出新,在新时代更加绽放异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