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声音:有利有弊更多疑惑
利: 不会出现高分落选
(朱宇玲)家长陈先生对这个政策表示欢迎,“这样就不会出现高分学生落榜的情况!”陈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平行志愿的消息,认为这是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录取模式有利于高分层的学生,能保证成绩好的学生不至于掉到较弱的院校。”
而家住赤坎的陈妈妈的女儿今年正在读高三,学习成绩优秀。她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心地说:“实行‘平行志愿’好,这样能给孩子多些机会。”据她介绍,她的女儿想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或是暨南大学。但是倘若按以往的等级志愿录取的话,她女儿只能“二选一”,选择其中一个;但是若施行平行志愿的话,这同一批次的学校的选择多了。
正在念高三的叶同学告诉记者,她的一个师姐去年就因报志愿没留意等级志愿问题,结果以超出一本的10多分的成绩去念了二本的院校,现在心里还是抑郁。“之前一想到,要捧着几本厚厚的报考指南,认真地比较每一家学校,甚至是每个专业的分数,还要挖空心思去揣测好学校间的级差,我心里就一阵发毛。现在好了,以后不用什么级差了,想想也觉得轻松!”
或出现高校两极化
“施行平行志愿,有可能导致高校出现两极化发展:好的愈好,弱的愈弱。” 湛江市第二中学陈铁军校长冷静地指出,因为平行化的录取让优秀的高校在录取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到下一批次的学校的生源就受此影响了。
“这平行志愿会造成学生重视院校,而忽视专业。”而家长陈先生也认为此举有一定的弊端。他指出,很多孩子在报志愿时都有追求名校心理,抱着“不管什么专业,进去了再说”的心态,这样就让孩子们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可能会造成日后学习的障碍。
“潜”志愿级差有没有?
众多学生对“平行志愿”的施行叫好,但是也有学生怀疑它的可行性。
“这样能确保各高校没暗中设下的志愿级差,保证同等录取吗?”正在湛师附中读高三的李同学担心道,“这是很难控制的吧。此外,在录取的过程中,校与校之间的录取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也很难保证平等录取。”李同学解释道,现在是电子投档,打个比方说中大要招100个人,能电子出档的就共有110——120人。在录取的过程中,最终有部分人被刷下。但是,中山大学在录取的同时,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等同批次的也在录取。但是当那些上了中大的投档线,但最终没被录取的人被退档时,大多数同批次的学校的录取工作已经完毕了。而落选的学生最终又会落到哪里呢?这个时间差该如何处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