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棍棒”教育的是与非
“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自古是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然而,随着时代开放发展的进程,质疑的声音四起,乃至我国《义务教育法》亦规定体罚属违法行为。近几月来,本报接到多宗程度不一的老师打学生事件, 12月4日首登了一起雷州某中学教师因学生叫其花名而体罚学生的事件后,掀起市民与网民关于传统“棍棒”教育是与非的激烈论战,教育深层反思的轩然大波再度兴起……

案例一:老师因爱棍打学生?
近日,本报接到一名家长投诉称其就读于我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鹏(化名)遭到老师狠打,致使两条大腿全肿了,睡觉叫痛,夜里作恶梦被老师打而惊叫醒。
记者见到小鹏时,他两条瘦弱的小腿后面深深地印着4条粗大的紫红色棍痕。当记者问及是谁打他时,小鹏害怕得不敢出声。“昨天晚上他回到家不敢跟我说,后来洗澡我才看到。问了好几次他才说是班主任打的。我们给他搓药痛得他直哭,伤痕今天已经淡了一点,昨天晚上更加红肿。”小鹏的家长心疼地告诉记者。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该校了解事由,原来,小鹏每天在学校午托,16日中午吃完午饭后小鹏与另外3名学生跑校外玩,没回到宿舍午休。宿管老师、班主任杨老师以及校长发现后,四处找寻2小时未见人影。直到下午2点上课时,4名学生回到学校,杨老师一气之下将他们一起棍打,“教训”了一轮。
该校校长表示已经知道此事,并对杨老师进行批评和教育。“什么理由也好,老师打学生就是老师做错,但是这位老师一直很优秀,是我们级里数学组长,也是优秀教师。这次她也只是一时冲动。”
在记者的要求下,学校让当事人杨老师接受采访,一位年轻、长相知性的女老师站在了大家面前。“一直以来我都没打过他,这件事为什么我要打他,因为关乎到生命安全,我打他是希望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不会再犯。当时我很生气,拿起棍子就打,4个学生都打了,没想到小鹏的腿伤得特别重,我也不知道自己出手那么重……”杨老师眼里含着泪水解释说。
案例二:不完成作业 老师罚站兼打?
12月12日,一名6岁就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李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向本报投诉其班主任陈老师布置的作业“堆积如山”,每天多至七、八项功课,他需要一直做到晚上12点才能完成。有时完成不了,第二天陈老师就会罚站一整节课,并用黄色的木尺子打他或者其他同学。在妈妈的指示下,李同学翻出妈妈手机里的“校讯通”短信,向记者展示“证据”:“你看,有抄书的,有背课文,这个还算少了,还有更多的时候。”
记者前往该学校欲向陈老师核实事件真实性,陈老师一听,情绪显得异常激动,跑回教室大声问正在上课的全班学生是否有此情况,接着让一个一个出来向记者“证实”并没此事。“你们回去跟你们家长说,认为我布置作业多,那以后我都不布置作业了。”陈老师向全班同学大声“喊冤”后,出教室向记者激动地解释:“我教了35年的书,我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我最多就布置5条作业,一个半小时就能做完。我从来不体罚学生,他们不会在我课堂上站……”
有家长告诉记者:“陈老师性格有点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我和其他家长都有向她反映过情况,但是她态度都不怎么好,好像沟通不了。”
网友PK
体罚学生存在哪些利弊,“严师”是不是必定出“高徒”?港城网友们展开了一轮激烈论战。
力挺“棍棒”教育
网友“澎澎”:人只有经历风吹雨打才会变得坚强,老师的教育思路应该没有错,想当年哪个孩子没吃过老师的教尺?只是现在这些小孩大多娇生惯养,从体质到心理都异常脆弱,根本没有一点承受能力。
网友“让心灵放风”:曾经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些憎恨打人的老师,但现在长大了渐渐觉得,正是因为学生时代为了避免挨打事事小心,让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培养了认真、努力的性格,这是珍贵的,我从心里感激着老师。
唾弃“暴力”教育
网友cici:孩子犯了错要让孩子知道,做好弥补或者挽回的工作,但使用暴力我是不支持的,体罚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体罚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暴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网友“湛龙”: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是对的。但‘严’未必就是体罚,真正的‘严’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导方式严格要求和约束学生,与体罚学生不是一回事。传统教育思想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应该得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