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1月19日上午,元宵节后首场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场的158家企业排满了大厅、过道、院子。据统计,当天进场企业共提供7700多个岗位,共4000多人入场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300多人。兔年首场招聘会,港城“用工荒”仍在延续。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
招聘会上,记者在一家水产公司展位前看到,他们需要招聘开大货车的司机,工资2500元。尽管工资待遇不低,符合条件的司机也依然难找。“这种情况延续很久了。去年一次招聘会我们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司机,结果第二天他就跑了。事后才知道,是市公交公司在急招司机,工资待遇比我们这边高了200元钱。”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公司业务扩展,他们需要招聘大批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但这些工种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基础,所以招聘情况并不理想。“甚至是普工都非常不好招。”
一家物业公司招聘20名员工,管理人员的工资1600元,连保安都有1200元的保底工资。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他们此次招聘员工的工资比去年上涨了近200元。起初,他们以为很容易招满20人。但是,一场招聘会下来,竟然只有几个人填写了招聘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与他们达成就业意向。
招工难是相同的,但是缺的什么工,各行又有各行的不同。在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一些制造业企业,中等技术人员和市场销售人员最抢手。水产行业则是四处招揽普工,服务业同样缺乏的是大量的普通工人。
霞山一家大型书店的负责人也在招聘销售人员。“合适的人真的不好找!所有的工资奖金加起来都超过两千块了,‘五金一险’全办,还是招不到合适的人。”他表示,刚毕业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有点经验的销售人员又很难找到。
企业频“出招”只为留人才
记者看到,此次招聘会薪酬待遇与以往相比,“含金量”并不低。一位水产公司招聘人员表示,3500元的技术工工资,在湛江已经算是“高薪”了,和珠三角相比或有不如,但湛江生活成本较低,加之交通、通讯成本,本地人应聘该岗位,应该还是有吸引力的。
其实,用人单位吸引人的招数还不仅限于提高工资待遇这一“法宝”上,在工资以外的细节上也煞费苦心。记者发现,为了吸引应聘者,用人单位将福利待遇写得十分详细,比如一家企业所列出的福利有:发年终奖、过节费、每年一次免费体检、提供宿舍并配有热水器空调、有食堂、公车接送上下班等六七项。
一家西餐店在招聘面点师的岗位说明中在给出了1200元的薪酬之后专门注明:“技术熟练者经操作检验后工资可面谈”,增加招聘的灵活性。而一家美容院的招聘,则注明“员工每月享受4天休假,干满一年享受5天公休假”。
不少公司的招聘人员均认同,只有软环境好了,招人才有竞争优势。
“新生代”应转变就业观念
在云南师大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小蒋还是大四学生,趁着没开学,也来到招聘会提前找起工作。“跑了一圈下来,感觉薪酬还是比预期低很多。”小蒋的预期是3000元左右,但用人单位开的价码都没有上2500元的。“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这个工资在湛江怕是很难活得潇洒。”对本地薪酬有了直观体会的小蒋表示,毕业后还是准备去“珠三角”找工。
在某水产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小林看来,不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仅缺乏相应的技能,就连耐寂寞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父辈差距很远。“难的做不了,容易的不愿做,这就是新生代员工的特点。”
从沿海到内地一路蔓延的用工荒,客观上有利于扩大求职者就业主动权,使他们拥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但也容易滋生他们频繁跳槽的心理”。小林提醒,年轻的新一代求职者一定要有长期发展规划,不能随心所欲,在一个地方干个三五天,马上就转移,“这不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他特别强调,在“民工荒”的背景下,找一份工作可能容易,但找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调整心态,积极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