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张育英等提交了《关于加大我市公租房建设力度的议案》。他认为, 近几年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推进危旧公房改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保障性住房对象覆盖面比较窄,庞大的“夹心层”群体难以安居。
张育英说,目前,全市已建成廉租住房1127套,建筑面积约6.2万m2;经济适用住房已建成158套,使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起到较好的社会效应。但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还存在5个突出问题。一是对象覆盖面较窄;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三是土地供应不足;四是危旧公管房改造缓慢;五是部门之间职责欠明确,联动合力不够,报建审批拖时过长,影响建设进度。
张育英在议案中提到,目前,廉租性和经济适用性的保障性住房对象覆盖面仍较窄,分类保障的层次不够完善,条件门槛过高。对于家庭收入高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又达不到租赁廉租住房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占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这一庞大的“夹心层”群体,成为市场和政府保障之间的空白地带,居住十分困难,既买不起房,又租不起房,居无定所,生活压力大,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他建议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湛江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加大公租房建设的力度,切实扩大住房保障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土地供应量,要通过新建、改建、配建、收购、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切实改善中等偏低下收入群体住房条件,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梯度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