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名叫“蓝色”的网友发贴上写道:“我们湛江老百姓吃的食盐居然是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天津市生产的。广东是盛产食盐省份,单单是我们湛江市坡头、雷州徐闻等地就有盐场,为什么要去千里之外的天津市购买?是湛江生产的盐不好?还是不够用?周边地区生产的食盐也同样不好、不够用?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其他网友也纷纷跟贴表示疑问。
湛江的盐业生产如何?湛江不是产下盐大市么?为什么湛江的盐要从天津运来?带着网友的疑问,本报记者把目光重新投向有悠久历史的湛江盐业。据了解,湛江市面上常见的盐除了“湛江产”,还有“天津产”等。身为海盐主产区,为何还要引进外来地的盐?对此,雷州盐场场长梁乔荣表示,这里涉及到各地盐业发展及需求不均衡的问题。
据了解,广东全省每月食盐销量4万吨,由省盐业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目前市场上卖的盐分几种,一是井矿盐,即经过精加工的精盐;二是海盐,主要产于湛江;三是从澳洲进口的湖盐,品质更好,虽然量不大,但主要是对市场的补充。湛江虽是海盐的主要产区,但大部分是粗生盐,加工为食盐的产品不够本地消费,只能由外省调配小包装的食盐补充市场需求。
按正常人口每年消费食盐2公斤来计,湛江一年产盐量足够满足全市人口需求,但是,湛江的海盐精加工的数量并不多,湛江产的食盐仅占市场份额的50%,大部分仍以粗盐的形式销往茂名、江门、珠海、深圳、中山、广州、肇庆、汕头、清远、揭阳等地,用于工厂加工。湛江盐业正在寻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