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不拉低中考总分,学生们即使不喜欢,也不得不天天加紧训练(资料图)
核心点题:把体育还给孩子,这是中考体育的初衷。一年一度的体育中考于4月23至28日落下帷幕,随着中考体育考试的不断“升值涨价”,已由占中考总分20升到现在的40分。
对于考生来说,几分之差就可能是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的区别,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这40分越来越重要,学生们不得不认真地重视起体育科目。但是,这种重视不过是在无限放大40分这个分数而已。
不少学校从初三开始就专项训练跑步、掷实心球这些中考考试项目,为了不拉低中考总分,学生们即使不喜欢,也不得不天天加紧训练,至于什么是身体素质、体育运动爱好,一切在中考面前似乎都是浮云……
“五一”假期,对于在读初三的小文来说,在紧张的中考临近时能有难得的两天假期,这本应是件开心事,但他却只有难过:放假前刚公布的中考体育成绩,满分40分,他只拿到37分,与班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拿到满分的结果相比,这落后的3分将大大影响着他考中学的成绩。
但是,最让他愤怒的是:竟然有通过灰色渠道来提高体育分的买分现象。据说在某中学,这种与考试作弊视为同一性质的恶劣行为,竟然发展到老师放话“一百元买一分”的地步,这是否再次印证了一句话:“有钱使得鬼推磨”呢?
这让小文的妈妈很是担心孩子心理状况,她向记者质疑,现在的中考体育到底是应试教育还是兴趣教育。这花钱买分的现象,会在学生中助长不劳而获的坏思想,一旦“用钱就能摆平一切”这句话在他们的脑里根深蒂固,将来会不会出现更多90后、00后说出诸如“我爸是李刚”,“我妈是×××”“我钱多得可以砸死你”的狂言妄语……
一位赤坎家长向记者反映:她的女儿一回家就指责父母没本事,不会提前活动花钱买分。还说她们班上平时体育成绩不怎样的同学,很多都拿到了满分40分;有的凭着事先做好“功课”,参加市里组织的其他体育竞赛前六名的成绩,不仅可以免考还可以拿到43分的高分;有的学生跑步时跑了小组第二,出来的成绩却是第四个冲线的成绩还比他好……
针对中考体育所引发的热议,记者采访了多个学生、家长以及教育部门,对此,市教育局副局长苏盛回应:现场跑步是用电子仪器计时,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更不会对某一个同学有差错,这是公认的事实。按国家规定,电子计时与手动相比会多0.24秒。因此统一计算分数成绩时将扣减0.24秒。电子计时和登录成绩均由电脑完成,如果电脑不出故障,成绩就应当是正确的,如果查实有误,需由学校申报,级级上送,多人查实签名后才能由市教育局做出更改。他认为,市纪委纠风办也专门到现场对操作程序进行调查了解,目前体育考试的现场监控也已经越来越严密。
恶补吃力不讨好
“到了初二下学期,我们的体育课几乎就剩下了跑步和掷实心球。”湛江一中初三的学生小彬(化名)对记者说。在初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小彬和他周围的同学们厉兵秣马投身到奔跑投跳运动中。如何提高起跑、跑步的速度,如何把实心球掷得更远,成了训练的唯一目的。虽然跑步锻炼耐力和爆发力,掷实心强锻炼腰腹和上肢力量,但是这几项运动枯燥单调,远远不如篮球足球等运动能引起小彬的兴趣。
“如果因为体育落下一两分而考不上好高中,就太冤枉了。”小文说,“有个同学本来就有扁平足,再怎么努力训练,他就是跑不快,但是他又不属于免考的范围。”根据小文的观察,还有不少同学害怕考不好,考前给自己恶补的,但往往是吃力不讨好,造成肌肉的过度疲劳甚至是拉伤,其中有一位同学拉伤后去医院,从做CT到治疗,一次就花了五百多块钱。
对于中考体育选择实心球项目,市第一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生范纪钦很不赞同,他告诉记者,中考体育前他接到好几个因“恶补”实心球而扭伤的学生,有的孩子扭伤后不以为然,延误了治疗还留下后遗症。他认为,教育部门不应当选择投掷实力球作体育应试科目,这项目本身就很容易因姿势不当而造成损伤,更何况是为了考试而盲目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