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牧草也能养猪?这真稀奇!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刘艳芬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牧草养猪在不延长猪生长周期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增强猪的抗病能力,提高猪肉质量,是铸造“湛江猪”品牌的有效尝试。
海大女博士研究牧草养猪初见成效
随着今年以来猪肉价格的高居不下,来广东海洋大学刘艳芬博士的牧草种植基地参观的猪农越来越多。在这片几十亩的草品种区域试验站中,种有皇竹草、桂花草、菊苣、高丹草等,这些蓬勃的草本植物,竟然是猪的绿色饲料!
从事猪生产与教学研究的刘艳芬从2007年开始研究牧草养猪,在她看来,猪农养猪的风险构成有几块,一是管理和技术落后,猪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二是市面上推销疫苗、药品、添加剂太多,猪农缺乏相关知识,辨别能力低,乱用疫苗和药品,或者用药和疫苗的程序错乱,从而导致猪病发生;三是猪吃的都是精饲料,容易便秘,或者饲料配比不科学,营养失衡,容易生病。
能否通过增强猪自身的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刘艳芬想。2007年,她在做巴马香猪的实验时,发现巴马香猪喂养中的青粗饲料成份占80%,这个发现让她豁然开朗,决定借鉴传统农家养猪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牧草,改变猪的饮食结构,结果发现,吃牧草的猪抗病力强,营养指数、健康指数和抑菌指数都大大提高,养殖过程基本不需打抗生素和疫苗,肉的品质很高。
在刘艳芬的猪场,记者看到一窝可爱的杂交猪仔,个个毛色发亮,黑里透光。刘艳芬告诉记者,吃牧草的母猪抗病力强,产仔率还很高,一胎产仔都在十头以上。
刘艳芬介绍说,猪是单胃动物,但有发达的盲肠,可以消化一部分青粗饲料。在猪的成本构成中,饲料占了六七成以上,在精饲料中添加牧草的成份,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牧草养猪的饲养的周期相应会延长10-20天,但是由于猪的抗病力强,品质高,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足以弥补这十几天的饲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