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风光旖旎的雷州湾,这块地标“够威水”!这个天然海湾,因雷州半岛得名,不可或缺。一直,就是祖国大陆最南端版图上引以为傲的象征。
百度搜索可知,雷州湾位于广东西南部,雷州半岛东侧。北有东海岛与湛江港分开,东有硇洲岛为屏障。海湾伸入内陆,海水终年温暖不冻。全湾绕至湛江市东海岛、硇洲岛与雷州市、徐闻县之间,面积约1690平方公里。新版《海康县志》有载,该湾水深8—28米,潮间带达88.6平方公里。滩涂广阔,湾内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有墨吉对虾、日本对虾、海蜇、黄花、鲳鱼、青鳞等。如果说,这是文字上抽象理解,那我们还是沿选几处岸地村庄实地走走,近距离去对视那张迷人的“湿地面孔”!总之,试着折中去触摸雷州湾,亦算“全宴风味”吧!垦荒田区曾现“洞庭湖来客”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从雷城出发,北上湛江方向取道省道霞海线,右拐沈大公路,来到雷州市沈塘镇大陈村。尽管夏日炎炎汗冒不爽,大家依然兴致勃勃,一路谈笑风生,都想争睹一番别样的景致。大陈村是宋末元初时期,由先祖陈梦龙元帅举家搬迁落户于此建村入制,民风淳朴,现约2000人。
据传,陈梦龙元帅在朝共事时,为文天祥至交。其大儿子后期调任安徽域内县令一职。村里有个传统,凡远方来客无论熟悉或者陌生,一概有大局时念,讲求包容相处。车子穿过村道,停在了南渡河隔海大堤上。举目远眺,对面是麻章区的麒麟村。近眼回视自己村旁,底下是大陈村日常耕作的垦荒稻田片区,面积不算十分开阔内弯绕堤成田,夏粮秋收后仍是草草生葳,绿油油一片。
偶尔,三五成群的白鹭相约齐飞,低空绕圈起落,收翅栖息路树枝下。随行的村支书陈荣宁介绍说,近些年来,每年中秋节后都有一批“海鸭”落户田间地头穿行觅食或干脆进村入户跟家鸭一道抢吃“盘中餐”,少则上百只,多至近千只。有时农户发现了赶它,它会飞走另寻食处。一般情况,它们还是比较规矩,“遵循生存规律”,在海堤500米处的红树林带里“谋生”。
2005年,省里来了专家,给回的报告结果是:它们是“洞庭湖的来客”!为什么呢?按照湿地生态逻辑来说,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陈荣宁还谈到,他近年还2次见过“丹顶鹤”,最多一次是11只。当时许多村民都惊叹——这一众“北方贵族”怎么跑到咱老家“作客”来了?
其实,大家村民心里也有数:这带立体生态条件好了,外来“朋友”也喜欢在这里“歇歇脚”!看到它们,村民也总是自觉地设法保护放生,不怎么胡赶乱追或捕捉入餐。通明河上思验“个孔个鲷说” 走下堤坝来到“候车亭”,更准确地说是“候渡”。这处,曾是闻名的“海军基地”——通明港水师驻地“白鸽寨”。
踏着水泥硬底路,旧时路堤下曾是青石板路,一度成为过往客商和村民的便道。路旁是高矮相间的红树林。村干部说,矮的是原生态的,高的后期育苗扩种的,满眼尽绿! 准备登船了,大家还是顶着烈日蹲下身子,细心地跟红树林丛间的那些小生物朋友打打招呼。
你看,一个个洞里突然跑出一条条花鲷,它们沼泽穿行,摸爬滚打,活力四射,丝毫没有顾左右而随意回洞躲避世俗。雷州话有句流行语“个孔个鲷”,大概意思就是“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尽管每个生物都有它的生存空间和区位优势,但相互间在位不霸位,互不侵扰,离位悠然“闯关东”呢!你听,海蟹窃窃私语,准备出行了,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充足的日照下盔壳闪闪发光。
再说,凡此红树林栖息地,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步入船舱,船工陈安兄称到对岸通明村也只是400米左右,涨潮了则绕行矮丛林约1000米。记者了解到,来往人流不是很多,逢上节假日班次才频繁些。同船的村干部指出,这艘渡轮去年用去18万元购置的,村里补贴了2.8万元,而总承包金才2.5万元,入不敷出。
船晃弯道,时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不时,惊起鸦雀鸥鹭低翔,加之水道豁然开阔,湿润的雷州湾海风迎面拂来,无限雅致最留心间!船工谈起,上世纪70年代,这条河上经常有被誉为“海上国宝”的中华白海豚现身,鱼跃人欢!当时,渔民中间还有个夸张的说法,开船出海后只要渔民在船上敲敲几阵硬壳声,鱼儿担惊受怕全不小心跃进船里来了或者一撒网就满载而归,说明当时雷州湾这带海域物产丰富,生态条件相当不错,至少依水而居宜业宜商。芙蓉湾畔神赏红树“绿风情”。
结束通明河段的畅行,我们又上车前往附城镇的芙蓉村。在一位姓洪村民的带路下,直扑芙蓉湾。芙蓉湾是雷州湾的套内小海湾。沿着堤坝移步,这里的红树林带密密麻麻,郁郁葱葱。
严格意义上,这里窥探红树林扯不上“最风情”。来到堤坝闸口这一位置,据说日军曾从这里抢滩攻占雷州城!但是,一块大理石竖碑的出现,引发了我们的探寻兴趣!拨开遮掩的灌木丛,大家一齐读道:“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本保护区,总面积近2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主要保护对象是保护红树林、鸟类及其栖息地、浅海生物资源等,区内有珍贵红树林树种24种,鱼类127种,贝类110种,鸟类190多种。二00二年本保护区加入拉姆萨公约,成为国际重要湿地。雷州市附城保护小区面积23公顷,是保护区的重要部分。”
该碑由雷州市人民政府、中荷合作红树林树木、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区2005年10月联立。难怪!难怪!湛江人的“红树林生态王国”名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记者还获悉,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
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就在界碑下游,有一处红树林苗圃,工人坚持在那里封滩育林,为雷州半岛以及其它南方沿海地区红树林造林提供种苗。时近傍晚,大家走到靠海的堤围石上,放眼远望,退去海潮的海滩涂上,红树林根枝浮露,纵横交错,顽强挺拔!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伙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群落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俨然“海岸卫士”!许多丰富的浮游生物红树林下荫凉,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附近村庄的妇女跟着落潮的脚步,出海捡蟹赤脚挖螺“样样专业”,多买三五块钱就够孩子们出门读书的伙食费了。
是呵,海不解释它的深度,却不影响它容纳百川!海潮退去,夕阳西下,这片“海底森林”一样坚挺,翠绿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