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饼王——15斤大月饼。

在现代化生产车间里,清香的大月饼新鲜出炉。 本报记者 丁星星 摄
今年5月份,赤坎中山一路原南华酒店,一幅巨大的月饼招牌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红底金字,“梅录双金龙”闪闪生辉,两条金龙威武跃飞。“梅录双金龙”月饼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家纳闷:从哪里冒出来的新品牌?
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个新品牌原来是老品牌吴川“梅菉南園”。
从“梅菉南園”到“梅录双金龙”,这个吴川月饼老品牌经历什么品牌演绎故事?
昨日,记者联系上吴川大园酒家、吴川双金龙饼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文光,倾听这位老月饼人讲述老品牌升级换代的故事。
公司升级:从大工场到双金龙饼业公司
众所周知,“梅菉南園”是属于吴川大园酒家的一个老品牌,创立于1988年。老牌“梅菉南園”月饼源于著名月饼“醉乐”创始人邓荣帮的秘方,选料精美,精工制作,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从老作坊到大工场,再从大工场到饼业有限公司;从旧商标“梅菉南園”到新商标“梅录双金龙”;由默默做月饼到打造品牌;由民间老品牌到家喻户晓大品牌。吴川双金龙饼业有限公司实现了三级跳。
记者获悉,今年,梁文光花巨资注册了一个新公司——吴川市双金龙饼业有限公司。有了酒家和工厂,为什么还要成立公司?梁文光认真地说:“这是大趋势。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门公司。”
梁文光分析说,现在月饼行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出去跟人谈生意,人家知道你是一个饼业专业公司,感觉你是专业的,而不是一个酒家兼职做饼。这有本质的不同。”梁文光有自己的理解,他是铁了心要做大“梅录双金龙”月饼品牌。
商标换代:从“梅菉南園”到“梅录双金龙”
商标是企业的命脉,轻易不能更换。为什么梁文光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和成本更换商标呢?在梁文光看来,这也是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
由于品质上乘,“梅菉南園”已经深入人心,有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如何让一个老品牌焕发生机,更具生命力?梁文光的团队一直在思考。
“改商标!”梁文光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坚定的决定。去年中秋后,梁文光一口气申请了几个商标:“梅录双金龙”、“梅录金牛”等。最后,经过深思熟虑,重点以“梅录双金龙”作为企业的商标,但保留原来“梅菉南園”的老商标,作为品牌过渡。
“新商标醒目,朗朗上口,一炮打响!”梁文光按耐不住兴奋,为当初的决定叫好。记者调查发现,市场对新商标“梅录双金龙”普遍认可,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寓意龙的传人,而且“梅录双金龙”朗朗上口,听起来很舒服。新商标沿用繁体字,耐看,有古典文化味。
为让新商标尽早被消费者所认识,梁文光从春节便开始新商标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