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跑关系“买”学位 农民工叹子女读书难

2011-08-09 15:3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朱明杰 崔彩玲 傅湛江

“无论是同学素质还是师资力量,私立学校肯定不如公办学校好的。而且每当看到孩子背着沉重书包去离家几公里远的地方上学,我俩就特别心疼。”杨小姐叹气说道。

从外地来湛务工的家长需要烦恼的不仅是孩子小学阶段的入学问题,在小升初时,如果孩子户口还没有转回本地,想要读上公办中学很有可能还要交上一回捐资助学费。

生源剧增学位不足,学校回应“开口难”

在记者接到的报料中,多数跨区新生家长反映的情况是,学校会要求家长们把钱打入一个银行账号,然后在收据上写下该款系“自愿捐资助学”的字条,或者不开收据,只有中间人的口头承诺,能报上就报上,报不上再退钱。

据家长反映,从2000、5000到10000,按名气大小,不同学校所收的捐资助学费也有所差别。就捐资助学费问题,记者欲对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采访,但几乎所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讳莫如深。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小学校长透露,这个情况在市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属于家长自愿捐资助学,主要针对跨区就读的一年级学生,如果家长选择让学生户口所在地的学校就读,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学校的捐资助学费其实起到一个限入门槛,让学生不要都往部分学校里面挤。”

市教育局办公室周主任解释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因为生源年年剧增,而学位不够、教育经费不足造成。“这么多年来,湛江市区只增加和改并了3间学校,市区学位远远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了。按规定每个班不能招超过50人,现在一些学校的班级都去到了70多人。”周主任建议,家长们最好让户口所在地的教育部门安排学位。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 中小学生跳绳公开赛暨校园体育节活力启幕
  • 硬核守护!湛江公安筑牢全运安全“平安底色”
  • “粤车南下”正式实施 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青岛交付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