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把姑娘歌打造成湛江的“二人转”

2011-08-23 17:4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凯杰 叶碧波 莫少洲 魏志华

省级非遗项目的姑娘歌诞生民间已经几百年。近年来受到现代文化艺术的冲击,年轻观众逐年减少。但雷州市文化馆馆长吴兆生和姑娘歌传承人符海燕、陈家悦却信心满怀—— 

把姑娘歌打造成湛江的“二人转”

 陈凯杰 叶碧波 莫少洲 魏志华 姑娘歌传承人之一符海燕在演出。

核心提示

省委书记汪洋日前到湛江调研时表示,广东省要继承和发展雷州文化的精华,丰富广东的岭南文化内涵。汪洋书记的一席话,让雷州市文化馆馆长吴兆生和姑娘歌传承人符海燕、陈家悦激动不已。

姑娘歌是湛江文化瑰宝

记者了解到,姑娘歌是从雷州口头文学——雷州歌对唱艺术的基础上经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曲艺形式。姑娘歌不仅仅在雷州市流行,还流行于遂溪、徐闻和廉江市西南部地区以及湛江市区。

姑娘歌的形成时间是在明代,鼎盛始于清雍正年间。主要有对唱闹台、宝诞颂神、劝世教化三种形式。姑娘歌是雷剧发展初始阶段的雏形,在“雷州歌—姑娘歌—雷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姑娘歌就是一男(艺名“相角”)一女(艺名“姑娘”)在台上对唱(或斗歌)。男的手持折扇,女的一手持折扇一手捻手帕,临场现编现演即兴而唱,并用扇帕配合表演,男女各有各的做功和台步。每场两人唱同一种歌韵,你一首我一首,或互问互答,或互相逗趣,互相攻讦,互相驳难,以歌词取乐观众。雷州人男女老少皆能听能唱雷州歌,常以歌逗笑,答辩为趣,这种风习是产生姑娘歌对唱形式的社会原因。

姑娘歌对唱除了姑娘和相角的对唱,观众中善歌者亦可上台与姑娘或相角对唱,谓之闹台。姑娘歌对唱的表演形态和曲调旋律,简朴而独具特色,唱的是雷州歌,格律非常严谨。姑娘歌对唱时事前毫无准备,对唱中叙情说爱、谈天说地,天文、地理、哲学、生活常识、谜语、典故……包罗万象,这就是姑娘歌的魅力所在。所以也有人把雷州姑娘歌的对唱叫做“斗歌”或“赛歌”,可跟广西“刘三姐对歌”媲美。

姑娘歌是雷州人“善歌”习俗的产物,也是雷州“人神共乐”宗教习俗的产物。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是雷州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大量的作品和经典片段是研究和认识雷剧乃至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为保护好这一文化瑰宝,在2006年,姑娘歌被列入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为省级保护项目。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 中小学生跳绳公开赛暨校园体育节活力启幕
  • 硬核守护!湛江公安筑牢全运安全“平安底色”
  • “粤车南下”正式实施 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青岛交付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