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学生像自己当年那样专心学习姑娘歌,所以现在没有形成教学梯队,也没有人才储备。”符海燕的焦虑和无奈写在脸上。她分析,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晚上的娱乐较多。以前学习姑娘歌的主要形式就是晚上在村子的大树下听老一辈艺人唱歌。
现在的年轻一代也只是年例或神诞时才接触到姑娘歌,认识不深。她说,“学习姑娘歌是比较艰苦的,很多学生坚持不了。通常要几年时间才能学有所成,学习基本上是靠跟着歌班学,这个过程要吃苦要应对孤独。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人以经济发展为重,唱姑娘歌的收入不如打工的收入高,所以,即使有兴趣的年轻人也只好放弃了学艺而出外打工。”
姑娘歌的另一位传承人陈家悦,是雷州市沈塘镇后山村人,从小在村中跟一位老伯学习歌韵、歌句,在小学读书时姑娘歌演唱已具相当水准。中学毕业后,师从“歌泰斗”周定状学习姑娘歌,17岁便登台表演,其台风大方,才思敏捷,应对自如,有“姑娘歌王”的称号。
陈家悦说:“目前姑娘歌的正宗班子少,也就是4个传统的班子,分布在纪家、东里等镇,有部分是由雷剧团转型为姑娘歌班的。要唱好姑娘歌不是想学就能学好的,三分天资七分学,要识得各种歌韵,在台上表演、逗趣时,靠的是超强的思维能力,选人选才难也是因为这点。立志学姑娘歌要有相当毅力,当年同期学习姑娘歌的人不少,但最后坚持下来的没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