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9月11日,日报“大湛江”栏目刊发了《“蒲织工艺之乡”的困顿与出路》一文,报道了麻章太平镇草编巧手徐大姐创新草编的迷茫与出路。文章见报后,广州客户秦先生来电告诉她,她编的蒲织草袋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称赞,并鼓励说草编工艺品非常值得推广。
徐大姐编的蒲织草袋能得到汪洋书记的称赞,一是说明徐大姐心灵手巧,编制草编工艺品的手艺确实不一般。二是说明,草编工艺品的市场空间应该非常大,这种传统的草编工艺品非常值得推广。
结合晚报9月11日刊发的《“蒲织工艺之乡”的困顿与出路》一文,笔者认为要做大做强麻章太平镇的传统草编工艺品市场,除了需要我们的草编工人不断创新外,还需要我们的政府一定的扶持。
目前,麻章太平镇的传统草编工艺品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人员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目前太平镇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已凤毛麟角,仅剩一些农妇闲暇之余编织一些草席零星销售,没有一个稳定的草编群体。二是样式单一,缺乏创新。传统草编工艺品在逐步消失的同时,却又无人参与创新草编。三是生产设备落后,在一些草艺厂的车间,绝大多数是手工操作,几乎见不到机器设备。
由于村民的信息不畅和缺乏政策、资金等扶持因素,靠村民自己的能力很难摸索出一条适合草编工艺品发展的路子。笔者认为,要改变太平镇草编工艺这种落后简陋的生产状况,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予以一定的帮扶政策,促使其走上致富之路。
针对太平镇草编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做总结如下几条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也愿更多的人能来关注“蒲织工艺之乡”的出路,让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和推广。
首先,针对人员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增加一些投入,把一些分散的人员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生产,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便于管理,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率。
其次,我们的草编工人在编制传统工艺品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创新,多生产一些样式比较新颖的受市场欢迎的新工艺品出来。
第三,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传统工艺,不仅要靠手工一一针一线的编制,也要靠先进机器来提高生产率,只有走传统和现代化相结合的道理,才能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