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笔者在吴川市塘缀镇世德小学,发现教师宿舍走廊上,排满了大水缸。
据悉,该校的严重缺水问题,让师生极为不便。老师们不得不多用几个大水缸储水备用,校内清洁用水,靠学生拿桶到校外的鱼塘里去提。
教师曾被限水:每天一小桶
世德小学地处吴川市塘塘缀镇樟山村一座小山顶上,学校的前身是樟山私塾,成立于1850年,1932年爱国将领张炎将军为纪念樟山村籍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六一师第九旅旅长张世德,而把私塾改为世德职业学校,后改为现名世德小学。学校学生人数最多为400人左右,因计生政策的落实使村人口下降,学校现有学生240多人,教师11人。
由于地处山顶,世德小学一直以来难以打井,为水困扰,师生用水靠自力更生或村民帮助提供。
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学校雇佣一位村民挑水,每天帮助教师每人每天挑一小桶水,教师要精打细算用水,否则要自行解决用水。
农历三六九日:供水日如“墟日”
进入世德小学,最惹人注目的是教师宿舍走廊上一字排开的胶制大水缸。
据该校的教师说,近年来,学校所在的樟山村为学校供水,先是收费的,现在全为免费了。樟山村近年来有了自来水,但由于村的地理位置也是较高,水资源贫乏,水井没有足够水供应,故村里每逢农历三、六、九日抽一次水。
供水日如同“墟日”,没到“墟日”时,教师还是要很节约用水,能悭则悭,煮饭、冲凉、洗菜样样都要细算。为了让教师们能储多点水,学校特地给每位老师买了3只胶制大水缸。
学校的厕所不可能“享受”村里的自来水,学校只好组织学生挑水来冲洗厕所。学校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清洗厕所,由四、五、六年级学生轮流到山下的一口2米多深的鱼塘里挑水,每次都出动8-10位学生挑水,因鱼塘的堤较陡,教师甚是提心吊胆。
上级已拨款水改:面临困难仍不小
去年,吴川市教育局一位领导到世德小学调研时了解到“每位教师备三大水桶”的心酸境况,便迅速拨出2.8万元给该校解决饮水困难。
但由于该校地处山顶,需在校外打井、拉电、安装水管,将水输送上山,至少要10多万元。这项水改工程还是面临不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