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不求奢华,但求稳固。近日,家在遂溪县城月镇肖家西村340号的残疾老人秦志和向本报反映,其居住的土坯房已经久失修,有坍塌之险,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帮助。城月镇领导表示,他会对此事进行跟踪了解,并结合国家政策、地方财政和老人意向等方面,综合考虑解决此事。
房子年久失修 裂缝随处可见
昨日上午,经过一路颠簸,记者终于来到了秦志和家。秦老人家是瓦房,从外观上看,房子的墙壁已大片脱落,裸露出黄色的土坯。房子侧面的一堵外墙已经坍塌,露出一个大空洞,周边的墙上露出约10厘米宽的裂缝(如图)。
春节是喜庆的日子,可秦老人的家里显得十分冷清。唯一能衬托出春节的气氛,只有门口那一副崭新的对联。秦老人的院子几乎是“无瓦遮头”,门口屋顶的瓦片已部分破碎。“去年夏天一个夜晚,这个院子的瓦顶轰隆一声倒塌,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秦老人叹气道。
随后,秦老人拿着一只手电筒,挪动着一瘸一拐的双脚,带记者一行人来到他的房子。秦老人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房子里没有电器,仅有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和睡床。房子里堆满了许多柴,竹竿上晾着一些破旧衣服。秦老人指着睡床里面的墙壁,“这里面的墙壁也有一道一寸多的裂缝。”为了向记者指出这道裂缝,他艰难地蹲下,穿过桌底,用电筒的余光照射这道裂缝。
生活捉襟见肘 依靠邻居扶助
秦老人今年69岁,他告诉记者,他的老伴多年前已离世。由于家庭贫穷,当时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因此辍学,流浪在外。儿子离家5年,从未回来,秦老人多年来一直是一人生活。
“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别人赠送,无论多冷也只是穿着一双黄色拖鞋。家里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都是从相熟的邻里家挑一些,省着用。家里的电灯也是邻居帮我安装,为我付电费。生活上的米和菜也是好心人和邻居们赠送的。”秦老人难过地说,他家中的一亩地已无力耕种,靠平时替人打理香蕉园、帮忙除草维持生计。一天30元,一个月也仅有三四天工作时间。
秦老人是四级肢体残疾,生活艰难。“每逢刮风下雨,家里的墙壁一直渗水,雨水浸满整个屋子,我只好到村里的祠堂暂住。这个房子已有50多年历史,经久失修,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帮帮我,解决这个难题。”秦老人神色黯然地说。
结合政策财政 综合解决问题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城月镇领导。“对于孤寡老人住房的问题,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并逐步解决。每逢刮风下雨,我们都会提前让村民转移危房,避免受伤。对于危房的问题,我们会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地方财政和个人意向,综合解决问题,使大家老有所归。”镇领导说,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政府会建议孤寡老人住在老人院,但这要视老人的个人意愿而定。
对于秦老人房子经久失修的问题,镇领导表示会进行跟踪处理,尽快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