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道两旁堆满了各种规格的废弃旧轮胎。

“吴川市振文镇水口渡附近的‘轮胎村’有好几家轮胎翻新厂,逢工厂开工,扑鼻而来的臭气熏得人直呕吐。”
数名居住在水口渡附近的市民向本报反映,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担心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场直击
3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振文镇水口村委会白庙村,一路驶来,村道两旁全部都是废弃的旧轮胎,有的已经碾成条状,有的被切割成片。在距离文化楼不远的一块约500平方米的小空地上,各种规格的旧轮胎堆积成山,不少村道也因长期堆放旧轮胎而变得发黑。
记者在一家轮胎翻新厂门前看到,工人正在将轮胎条倒进一个机器里,机器发出一阵轰鸣,喷出阵阵黑烟,并夹带恶臭扑面而来。
记者驾车在村中兜了半个小时发现,除了这样的工厂,村中还有不少设备简陋的家庭小作坊,村民利用简陋的设备对轮胎进行切割加工、翻新,不少家庭都弥漫着一股臭味。
事件始末
据悉,不仅是白庙村,整个水口村委会共有8条自然村都有这样的家庭作坊和废旧轮胎翻新厂。
振文镇一名副镇长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水口渡以橡胶“生产—加工—分类——销售”一条龙作为乡镇企业的典型向外推广,但随之而来的臭气也一直困扰着周边群众。振文镇有关领导曾在2010年和2011年召集相关企业协商,想方设法动员其搬迁厂房;未搬迁的企业,镇政府要求其进行整改,但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吴川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白庙村里的废旧轮胎翻新厂不存在无证经营问题,因附近群众投诉,有2家厂已顺利搬迁至茂名茂港区,1家已经不再营业。
为有效解决臭气污染问题,相关部门曾在2003年7月带领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到茂名考察,要求他们吸取当地对此类工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按照相关标准对不合格的厂房进行改建,取得了一定成效。
部门回应
2009年,吴川环保局又开始接到群众投诉。“但是群众反映的‘臭气污染’,目前吴川还没有相关的检测手段与器材。”该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过去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即用鼻子嗅,但每人的感觉不一样,这样的检测不科学,更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现时我们的技术只能监测粉尘而不能监测臭气。”
针对“臭气污染”这个问题,该负责人联系了湛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并计划于近期展开调查。
吴川市环保局表示,若上级环保监测部门通过监测证实工厂的确存在臭气污染,该局将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向上级环保部门反映,整改不达标的一律搬迁,务求还市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