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革命老村变身“西菜庄园”

2012-03-22 11:2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金凤 李婷 王裕

春分刚过,记者来到吴川市王村港黎屋村的数百亩西菜庄园,但见连片的蔬菜红一片绿一片黄一片,而品种也与平时所见大不相同:粗如小杯的是西大蒜,婀娜的“红衣舞娘”是红边,圆头圆脑的“紫罗卜”是红菜头,青翠茂盛带有特别香味的是梅香,……

不种中菜种西菜 高产高效促增收

正看得新鲜,迎面走来一位头戴草帽脚穿胶鞋的中年汉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不一样吧?这里种的全部是西菜,目前生产的15种特色西菜全部供应香港和海外多国,主要做西餐用。”

来者黎英明,黎屋村村长,也是西菜生产基地的管理人员。据他介绍,黎屋村西菜生产基地是全省首家特色西菜生产基地,种植期为每年8月至第二年4月底约半年时间,具有反季节优势,且高产高效,目前,该基地已经开发380多亩,正常生产蔬菜约120万斤。

黎英权是村里的种菜能手,记者到来时,他正在自家的菜地里收割红边。红边是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30-35天一造,半年能收五六造,一亩产量高达8000-10000斤,按现在的1.5元/斤的价格收购,种一亩红边就能增收一万多元。去年,黎英权和老伴两人种了4亩地收入3万多元,今年,他和老伴又多种了2亩地,有红边、红菜头、红泽和梅香,他粗略算了一下,能收入4万多元。

定单统一收购 种菜旱涝保收

黎屋村是一条有着500多人的革命老村庄,村内很多青年都外出打工了,仅剩部分妇孺、年长者在家务农,种经济效益不高的花生、番薯和水稻,越来越多的农田被搁荒。

为解决群众传统种植收入低的问题,帮助农民转换先进的耕种模式,走高产、高效、增收耕作路线,2009年,外出经商的老板黎英强投资数百万元建设西菜种植基地,将荒余的耕地承包过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再转租给村内富余劳动力的家庭。村民成立西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经销商统一提供育苗、基肥、技术指导,种出的蔬菜由公司统一定价按规格验收,再销往海外,所赚取的利润再用于农业技术升级、配套设施的改善及村道村貌的美化上。

“过去没有搞喷灌,我一个人管几分地,天天挑水浇地,累得要命。现在基础设施搞好了,我一人种五六亩地没问题。尤其是西菜产量高,价格好,菜割好后,统一拉到仓库,公司有专人做好登记,每半个月结一次帐。农民只管种,不愁销,旱涝保收。”说起现在的生产方式,黎英权挺满意。

据了解,目前该基地已被开发利用的耕地将近380多亩,五年内计划扩大至2500亩,发展成集农业、旅游一体的西菜农业生产基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活力徐闻·促消费嘉年华活动开幕
  • 攻防节奏加快!“沙超”次日战况激烈
  • 共青团赤坎区委员会开展“双节”慰问活动
  • 全国中青年书法家邀请展在湛开展
  • 洪拳体验活动举行
  • 湛江北站假期建设“不打烊”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