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春耕备耕时节,23日,记者在吴川黄坡镇江口村采访时了解到,得益于防洪防涝工程建设,该村1100多亩“水浸田”不用再担心内涝和水浸了。
据了解,江口村一带是一片小平原,地势平坦低洼,河涌交错,过去总是小雨小浸,大雨大浸,是名副其实的“水浸村”。每逢汛期,村里的农田损失严重。为消除洪涝灾害,稳定生产发展,实现旱涝保收,在上级给予了一部分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该村发动当地老板捐款,加上村民自发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从2009年起开始建设防洪防涝工程。该工程主要由电动排涝站、防洪堤和硬底化排洪渠三部分组成,预计总投入600多万元。
其中,电动排涝站已于去年3月建成;防洪堤加高配厚工程基本完工;正在建设中的硬底化主渠道今年3月动工,预计春耕前可建成投入使用。下一步将建设涝区内其它硬底化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