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紧张的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广州二模23日、24日正在进行。“二模”中考生都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复习,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考生应该如何度过?近日,记者走访了港城部分高三老师,分析探讨备考策略,为广大考生解疑答惑,一起冲刺赢高考!
语文:加强语言题 抓作文训练
赵凌云(湛江一中高三语文备考组组长)
诊断报告▶▶
基础不够牢 语言题失分
这次湛江市二模考试,题目难度适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考试成绩也有差异。这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依然是基础题不扎实,易丢分。成绩好的学生相对好一点,成绩中下的学生基础不牢固的现象略严重。选择题的语言题上失分最多。作文思维训练不到位。考生重形式、轻内容,要套路、不要逻辑。
对症下药▶▶
加强选择题得分、抓作文训练
基础不牢固是普遍存在,需要时时次次注意,一直到高考考场上都要细心。强化四项训练,即审题能力训练、答题语言规范训练、限时训练、作文思维能力训练。注意答题技巧、思路方面的训练,注意对将书写答案的细加工,更精练准确。作文依然是半壁江山,要注重作文训练。
理科数学:加强运算 注意总结
吴华棠(湛江一中高三数学备考组组长)
诊断报告▶▶
分类讨论是弱项
基础知识不牢,运算能力不足依然是学生考试中失分较多的原因;对一些基本题型不熟练,解题速度慢;数学思想比较欠缺,比如运用消元构造函数、数形结合、带有参数的分类讨论等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导致解题思路受阻。
对症下药▶▶
整理、归纳、总结
首先要提高运算能力。加强知识网络的构建,进一步完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接下来的时间,4月份加强对知识的重新规划、归纳、整理。对大型考试考过的题以及练习过的题目整理归纳,总结基本方法。对薄弱的易错点查漏补缺。5月份,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老师个别辅导,注重答题规范以及策略。按命题方向把握信息,有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