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2012年的初春,地处粤西鉴江河畔的吴川市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2月底,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吴川市获通报表扬,被授予“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3月,在湛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又被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从多次被省“黄牌警告”、“提醒注意”和“通报批评”,到被省通报表扬、市通报表彰,吴川用了10多年时间走过了一段充满艰辛而顽强奋进的历程。
险行独木,猛然坠入深渊
曾几何时,吴川群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吴川市计生工作处于“干部大声吆喝,群众照生不误,两者相安无事,最后以假报数”的状况。
上世纪90年代末,湛江吴川市“名扬”全国。其“出名”,既不是粤西唯一的一个状元诞生于此,也不是这里出了一个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更不是吴川社会经济发展的喜讯,而是出现了一个“超生村”。
据1999年11月《南方日报》报道,吴川市覃巴镇2800多人的新村村民小组,绝大部分夫妇生育了五六胎,有的夫妇最多生育了10个孩子!更有甚者,当时的覃巴镇,结扎证随便做假甚至拿来买卖。消息一出,全国震惊,社会一片哗然,省市联合工作组进驻吴川查证,吴川计生工作迅即被省“黄牌警告”。
当年,吴川市抽调1000多名干部开展全市计生清查整改。新村党总支4个支部共有89名党员,经查实违反计生政策的党员34名,被依据有关法规作出严肃处理。同时,对市、镇、村三级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作假结扎手术的有关医务人员也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贩卖假结扎证的有关人员组织力量追捕归案依法处理。
事件的影响远远还没有结束,时隔多年,一位吴川市领导到北京开会,被那里的一位朋友调侃:你生育了五六个孩子吗?
摸石过河,却在谷底徘徊
面对“黄牌警告”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吴川市如履薄冰,为了摘掉计生落后帽子,该市各任领导都不敢掉以轻心,均把计生工作作为全市最重要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把能用上的措施都用上了。
2001年初,吴川市成立了计生指挥部,并设立了办公室。正副总指挥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人员从市直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负责指挥全市的计生行动;全市从市直单位中抽调17位领导干部到全市17个乡镇挂职担任分管计生副书记或副镇长,抽调193位干部到全市193个村(居)委会任计生工作队队员,长年累月吃住在村里,与村干部一起动员计生对象落实节育措施;全市成立计生“三清”工作组,组员从全市有关单位抽调40多位干部组成,每天到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清理清查违反计生政策的公职人员;湛江有关市直单位以及吴川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都挂钩1个镇或1个村(居)委会,从人财物上大力支持挂钩点计生工作……该用上的手段都用上了,但当年,吴川计生工作仍然被省“提醒注意”。
吴川人知道,计生工作没有退路。2002年,该市又背水一战,安顿好第一批挂职乡镇期满的计生分管领导和驻村计生队员,又抽调了第二批机关单位干部挂职乡镇担任分管计生领导,以及193位驻村计生队员。市四套班子成员全部带上被铺、炉具分别到自己包干挂钩村(居),每月不少于4天到村里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当年开始,吴川实行“担黄旗”制度,每个季度开展1—2个月的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对排在全市后3位的镇(街)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并让其担领“流动黄旗”,其主要领导要在全市计生工作会议上作检讨和表态发言;全市还不定期请来后进的镇(街)召开计生“小灶会议”,对其领导不是批评,就是诫勉谈话,等等。总之,各种措施,应有尽有。然而,由于计生工作重心没有下移到村(居)委会一级,处罚措施没有触及到干部的“位子”、“帽子”,市、镇干部疲于奔命,村(居)计生工作却处在“等高潮靠高潮、时紧时松”的被动状态。
从2000年到2006年,全市始终把计生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吴川计生仍然陷入了“戴帽—脱帽—再戴帽—再脱帽”的怪圈,不是被省“提醒注意”,就是“通报批评”或者“内部反馈”。吴川人困惑了,这样没日没夜做工作,怎么就摆脱不了落后面貌,他们苦苦思索,计生工作的路究竟在何方?
奋力跃进,终现峰回路转
困难面前,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吴川更多的厚爱。省委组织部、省水利厅、湛江市主要领导都纷纷挂点吴川市。省和湛江市人口计生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和吴川市领导共同“会诊”,认为“偏软”、“偏虚”、“不畅”是困扰吴川市计生工作的三大顽疾,以此开出“良方”,吴川人再次出击,以人和机制为切入点,剑指顽疾,从此掀开吴川计生工作新的一页。
2007年初,军人出身的吴俊出任吴川市人口计生局局长,他带领局班子成员,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彻底扭转困扰该市多年的人口计生窘境,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层级动态(月)考核方案,即“一月考核,一月一通报,阶段预警,动态否决”,每月都对镇村两级完成“四术”、例会等中心工作任务进行量化计分排队,并在该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曝光,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单位一把手在全市计生工作大会上领取“流动黄旗”和作检讨发言;连续2个月落后给予“预警通报”,并给予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经济处罚;连续3个月或累计5个月落后的予以 “一票否决”,书记、镇长、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就地免职。对排在全市193个村居后3位的村(居)委会的书记、主任和计生专干进行免职或解聘。市每月对镇村的计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而且计分排队到村(居)委会一级,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动态奖罚。同时全市按人口比例给193个村(居)委会分别配备1—3位计生专干。这一方案随即得到吴川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并于当年实施。
奇迹出现了,发生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观”。过去,搞计生,只是见到市计生局、镇计生办人员和村计生专干的身影;村干部大多数是“和事佬”,路过计生对象家都是躲着走、绕着走,不敢也不愿到对象家里动员他们落实计生措施。计生工作急在市里,忙在镇里,梗在村下。方案实施后,镇村干部一面日夜不停地进村入户摸清计生底子,一面争取时机到对象家中动员他们落实措施。特别是村干部,除主动带领镇计生工作队到思想较为顽固的对象家里请他们落实措施外,对象到市里进行“四术”手术,他们还一路陪伴,并自己掏腰包给对象买鸡等营养品。黄坡镇枚陈村书记刘飞虎、大山江街道山基华居委会书记钟鸿等一批村官为了使工作“一碗水端平”,主动说服亲人落实节育措施。吴阳镇文塔村委会原主任梁学清在她当村官期间,自己一人就动员了2000多名对象落实节育措施。塘缀镇新华居委会林太平为使外出打工的对象落实节育措施,去年春节,他与自己的堂弟一起驾驶自己的小车到广州市动员在这里打工的多名计生对象落实措施。方案实施起,每天到市计生服务站做结扎手术的对象有40多例,而以前到该服务站结扎手术的一个月才40例!甚至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日起,市计生服务站和平日一样,都是门庭若市,镇村干部和计生对象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计生工作重心真正下移到位了!节育措施落实率和及时率得到大幅提升,政策外出生得到了有效遏制,计划生育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拨开迷雾,踏上康庄大道
工作中也出现一些纷扰,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少镇村干部在“板子”面前绕着走,甚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为了排名靠前,竟通过造假来增加完成“四术”数,利用所在镇(街)可以做“四术”之机,随便虚开“四术”手术证明来滥竽充数;有些没有条件做手术的镇(街),便买通有关医院的个别医生作假。市政府再次出剑,从重从快查处涉嫌造假的几间医院;同时,根据吴川市地域面积小,交通便利的状态,取消镇级计生服务所和卫生院开展计生手术的资格,全市“四术”手术全部定点集中在市计生服务站进行,变分散为集中,从源头上堵塞了“四术”造假的漏洞。并及时修订了《吴川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更科学地对镇村两级的量化考核。
工作中也有一些“杂音”。切断了某些人造假的机会,但是他们还是千方百计阻挠方案的实施。一方面向市领导诉苦,说方案害得他们整天抓计生,没有时间做其他工作;另一方面向吴俊局长威胁,要联合起来不投他的选票。吴川市领导明确表态:“雷打不动地按计划实施方案”、“吴俊局长的选票不用担心!”2010年吴俊局长被提拔重用,陈志雄接任市人口计生局局长,又有人向市领导请求停止方案的实施。该市不仅表明要坚决按考核方案办事,还对于抓计生不力几位镇领导按方案进行严肃处理,或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以陈志雄为局长的市人口计生局更加坚定而公正地把该方案实施到底。月考核机制实施以来,市的三任市委书记都明确表示:“月考核机制是吴川人口计生工作的法宝,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不因领导的变换而变化,不因任何阻力而停止”。
在执行方案中,吴川市更多的是奖励。2008年拿出100万元,对按政策生育并及时落实节育措施的计生对象给予奖励,即结扎奖100元、上环奖10元、查环查孕每次奖5元,让他们遵守国策得到实惠,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构建和谐的吴川计生。2009年起,该市分别设立计生先进奖和绩效奖,对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镇村给予奖励。当年,对7个镇(街)和76个村(居)委会发放了共721300元绩效奖。对几名计生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居)委会干部和计生专干录用为镇事业干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官到镇计生办甚至市计生局了解工作进度,请教做好工作的方法,怎样争先创优。镇村干部从以前的“要我干、逼我干”变为现在的“我要干,争着干”,全市计生工作呈现一片艳阳天。方案实施第一年,吴川就摘掉计生落后帽子;2009年,升为“省二类地区”管理;2010年,被列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广东省计生综合改革、宣教创新示范”试点单位。
2010年12月10日,时任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到吴川考察,对该市的层级动态(月)考核方案和优质服务给予充分肯定。湛江市有关县(市、区)、粤东、粤西及海南省内外计生部门基层计生同行纷纷到该市取经学习。
计生工作步入正轨后,吴川迅速举办领导干部计生知识业务培训班,包括市领导在内全市各级和市直单位领导干部以及计生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计生业务知识水平,以便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吴川市人口计生局围绕“如何当好裁判、如何当好老师”为主题,进行了认真的业务学习和工作研讨,进一步提升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随身携带一本全市统一制作的《计生工作笔记本》,既方便记录工作事项,又以备有关领导检查。并按省要求,认真抓好计生例会召开,规范和完善例会记录和例会纪要。
再辟蹊径,迎来节节攀升
面对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吴川市以“以人为本、争先创优”为载体,突出以“构建和谐计生,建设幸福家庭”为主题,继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促使计生工作水平上新台阶。
该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特别家庭和城镇独生子女奖励;实行“关爱女孩行动”优惠卡制度,对农村纯二女户、独生子女户的子女读书,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给予中考加10分等十六项优惠政策,还选送独生子女计生家庭的子女免费就读中等技校,在特困农村纯二女计生家庭建房时给予安居补助5000元;结合省“规划到户,帮扶到人”扶贫工程,对计生特困家庭实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帮扶,帮助困难计生家庭脱贫;积极发展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帮助计生家庭发展经济,使参与项目的农民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建立计生家庭伤残扶助制度,对计生家庭主要成员意外伤残完全丧失劳动力和子女死亡的均一次性救助3000元;夫妻双亡的每年给予2000元救助,直至最小子女年满18周岁。该市逐步形成了奖励、优惠全覆盖的“360度关怀、优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吴川模式”。
该市积极做好术后随访工作,还购置了两台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让全市计生医技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开展生殖健康普查等“三查一治”活动,让广大育龄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计生技术服务。
为提高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吴川开展了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大大地提高医技人员的服务技术水平。2009年该市代表湛江市参加省竞赛,获得集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1人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先进个人”。与此同时,从2008年底到2011年初,共投入了4000多万元改造了市镇村三级计生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所。
2010年,吴川市乘着被列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省计生综合改革、宣教创新示范”等三项试点的东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向创省优和国优挺进。
继续完善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和构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把人口计生工作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联系起来,促计生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转变。
投入了200多万元改造婚育服务中心,建造了省内一流、粤西领先的服务场所,与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合署办公,形成了婚姻登记、计生宣传、孕前检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六位一体”的婚育一站式综合服务格局。计划怀孕的夫妇可以免费享受21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从而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为家庭幸福创造条件。
不断创新计生宣教工作,打造了一批城乡计生义务宣传队,较多民间艺术家自编、自演,用小品、舞蹈、演唱等形式颂扬群众喜闻乐见计生先进事迹,使计生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2010年把计生宣传内容融入“吴川民间艺术之三绝—“飘色、泥塑、花桥”当中,打造出了独具吴川特色的计生宣传品牌,举办的“人口文化艺术节”获得全省宣教创新项目奖。2011年,又创办了青少年青春期健康宣传教育基地,对中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基地教育为青春健康护航”项目再获全省宣教创新项目奖。
今日吴川,群众婚育观念与时俱进,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育龄群众在享受优质的技术服务时,纷纷赞扬国家计生好政策。低生育水平得到有效整固,优质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惠民政策为育龄群众带来更多的温暖,和谐计生、幸福家庭格局已经形成。
明天的吴川计生,正在向顶峰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