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针对吴川市困境儿童的现状,吴川市妇联建议加快建设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建设,使数千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吴川市总人口110多万,儿童总人数为343466人,其中困境儿童5464人。困境儿童的存在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带来一定的挑战,已成为该市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殊的关爱和救助。
针对吴川市困境儿童的现状,吴川市妇联建议从四方面加快建设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同时,还应针对困境儿童群体实际,增加财政对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扩大医疗救助基金来源,尽快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应在城乡低保居民基础上扩大到没纳入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范围的城乡特困儿童。
二是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救助资源的整合和运用。对现有分散的社会救助政策和规定进行合理整合,使有限的社会帮扶资源能够集中对困难家庭进行更有效救助,着力解决“各管一处,各扶一块”的现象。建立和健全多渠道、稳定增长的帮扶救助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帮扶救助工作指导委员会,将民政、劳动、工会、妇联以及镇(街)、村(社区)等部门抓扶贫解困的职能统一起来,发挥帮扶救助的最大效益。
三是加快完善困境儿童教育救助的实施办法,为困境儿童群体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救助办法,用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教育救助的款项足额及时到位,保证困境儿童弱势群体不因经济贫困而丧失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四是要加强儿童成长期生理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困境儿童建立良好身心健康基础。实行家校结合,部门联动,整体推进困境儿童工作。对孤儿和留守儿童,力求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辅导,生活上全力帮助,使其感受到家校的温暖、亲情的关爱,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镇、村两级应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管理的机制,为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