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高中大班额等问题影响成绩提升
仔细分析,制约我市高考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高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高中规模发展了,在校生的数量提高了,但生源质量却参差不齐,这就影响高考水平的全面提升,合理引导初中毕业生报读普通高中,才是高中的科学发展。
高中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
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教学设备好,生源素质相对高,教师队伍稳定,班额一般控制在50人左右。而在我市的示范高中和规模较大的中学,班额都在60人以上,有的甚至70到80人,课室大、人数多,教师上课听不到,管理难度大,辅导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会好。
现代教育手段落后
教学装备跟不上高中发展的需要,影响了高中理科的实验教学。从高考试题表面看,理化生的实验与平常的实验教学关系不大,但稍稍有影响就不可低估,如果每科影响1分,就是3分。今年我市理科综合科分数与全省平均分差达16.7分,比去年扩大了5分的差距,这样的分数差不可能与实验装备无关,这对高考的影响有多大也可想而知。
训练相对低效率
尽管不能补课,但我市各中学备考复习的时间并不比别的地方少。综观全市各中学,大部分学校低效率、机械重复的复习训练,严重浪费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也让老师疲于应付,甚至造成老师习惯于“拿来主义”。
全国名校——河北衡水中学,原来资源优势也不比我们好,但衡水中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高效率的训练,他们精选每一道题目,训练一套题相当于过去五套题的质量,他们千方百计避免让学生机械训练,通过强化训练高效训练适应新题,拓宽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队伍不稳定
高考工作压力大,教师待遇相对不高,外地教师比例过大,每年都有不少优秀教师外流。
有点自我感觉良好
我市的评价方案并不是无懈可击,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不存在针对某学校某地方问题。有的学校因为近几年评价不理想,就埋怨市教育局针对学校,其实这种想法就说明这些校长们根本就没看到自己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没看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市教研室对这些学校的教研调查,也客观反映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校长的思维方式固定化、管理工作刻板化,管理模式教条化,已经严重影响高考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就要有一种敢于承担敢于负责善于反思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