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参与成敬老主体
仅靠吴川商帮的推动,吴川的重阳敬老活动不会这么席卷各地,势不可挡。细观之下,这股敬老洪流以老板为潮头,广大群众为主体。
重阳节这天,黄坡镇三柏圩村大搞第三届敬老节。酒席设在村中广场,请了司仪,台上老寿星即兴作诗,老才人登台献艺,老人们分享蛋糕,席间还能抽奖。从捐款名单上可以看出,除了捐资万元以上的几个老板,更多的是捐资百元以上的民众。这个给老人庆祝的节日,因为全村民众的热情参与,搞得欢乐喜庆。
三柏圩村建于乾隆年间,有至今有着三百多年历史,2010年,由该村李老板看到别的村庄大搞重阳敬老活动,回村里村干部商议,也要搞敬老活动,于是,当老板的负责发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集资捐款,村干部负责在村里搞好组织工作和具体操办事宜。“每搞一次敬老节,村里的凝聚力都会增强,村民也更团结。”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
今年是樟铺镇博厚村搞第二届敬老节,为了活跃气氛,该村还专门请了一个乐团来助兴。村中60岁以上的200多位老人济济一堂,有些还专程从梅(录)赶回村里参加活动。
“敬老节将各家的老人请过来聚一聚,老人开心了,全家都开心,大家都开心了,邻里关系就和谐了。”博厚村村民小组长陈观帝告诉记者,年例只是单家独户在做,敬老节却是全村参与,“我们弘扬敬老爱老这种优良传统,没有人会反对。通过开展敬老活动,我们可以增强村中凝聚力,解决很多发展中的问题。”
老板热衷牵头敬老,是出于反哺之情;村官积极张罗,是为了和谐乡里;村民热心参与,是为了讨老人欢心。敬老活动遍地开花,彰显孝道昌隆。
敬老爱老应成社会常态
重阳节过了,当各地敬老活动的热闹劲散去,关于敬老、爱老的话题仍在延续。
在三柏圩村,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乐颤颤地告诉记者:“今日很开心,儿孙都回来看我,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 在老人看来,家人回来看他的那天就是节日。就这个心愿,很多老人望穿眼帘。
“重阳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庆让社会更多人关注老人这个群体,但是,如果社会只在重阳节这一天才关爱老人,那显然是不够的,敬老爱爱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采访中,记者听到多个相同的声音如是说。
百善孝为先。关于考道,道理不言自明。虽然,社会的养老体系会日益完善;虽然,各界对老人的关爱会日益增强……但是,老人的时间有限,不能等待太久。尊老敬老,应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