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负担过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必须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这一《通知》实施已有10多年时间,然而在“小升初”压力下,不少学校并没有严格执行。目前,借助创建教育强市的契机,我市一些小学开始严格执行“减负令”,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但部分家长担心“减负”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和升学,于是花上数千元给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形成了学校减负、家长增压的怪现象。
执行“减负令”
书面作业限制在1小时内
“现在作业多不多?”
“少了很多。老师说,现在学校在执行‘减负令’。”市第八小学三年级学生阿文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从11月20日起,市八小根据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开始严格执行“减负令”, 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这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了更为自由的支配空间。
“现在,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量严格控制在1小时内。”市第八小学校长谢文东告诉记者。
作业负担减轻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谢文东表示,作业仅是教学的一种补充,提高学生成绩关键在于课堂。“减负后,老师的负担会相应加重,这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更加科学,要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授课,引导学生学得快、学得轻松。”谢文东说。
作业“减负”了
学生生活更精彩
作业“减负”,让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支配课余时间,生活也更趋于精彩。
“现在回家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功课,我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看小说、画画,做其他自己爱做的事情了。”市八小四年级的小张告诉记者。记者采访时,小张正准备阅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洛克王国》。
五年级学生小黄也表示,伴随着“减负”后作业量的下降,现在他每天都会坚持阅读2小时的课外书。
对于学生的作业“减负”,不少家长也表示认同。
“以前孩子每天的作业就像一座大山。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埋头做功课,常常要写到深夜才能完成。有时候作业量太多了甚至完成不了。作为家长,看着都心疼。”在湛江师范学院工作的李先生说。
“学生成绩不是唯一结果,对于小学生,个人认为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家长张先生表示。
作业“减负”后学生该如何安排课余生活?对此,谢文东指出,学生作业量减少并不意味学生无所事事,在“减负”后,学校就提倡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来涉猎相关兴趣知识,一些老师也列出了相应的课外书目供学生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