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开学离乡放假回 “小候鸟”城里求学不容易

2012-12-18 16:2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林艳芳 罗红波

    问题

    “小候鸟”易走进心理误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选择让孩子入城读书低龄寄宿的家长,主要受社会价值观、城市教育条件和追捧名校心理因素这三方面影响。他们大部分因为经商、工作忙无暇接送孩子、辅导孩子的,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市九小的陈老师透露,像小黎这样进城求学的孩子,或者农民工子女随读的并不少见,最明显的是,在个别70多人的班里竟有32名学生均为非本市区户口,主要来自我市各乡镇。记者走访了霞山工农路、解放西路、友谊路、人民大道南的多间私人接送园,年龄小至4岁,最大至13岁,“以前的寄宿生都是小学高年级的,现在幼儿园的小不点也送来寄了,刚开始时哭得天翻地覆,很难服侍啊!”一位接送班的阿姨说。

    “虽然进城读书的农村孩子能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心理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市第九小学的陈老师如是说,从小孩的角度想,他们或许会觉得委屈,认为是爸爸妈妈不想见到自己了,极容易走进心理误区。某小学的梁老师说,“低龄寄宿生”是当今家庭陷入的误区,作为父母要认真衡量分析孩子入城读书的得和失,“例如,孩子在入城前是否做好了独立学习、生活的准备?亲戚、接送园的老师能代替父母吗?要考虑的实在太多了”。

    建议

    在过渡期父母可租房陪孩子

    家住赤坎的翁女士认为,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确存在差距,父母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无可厚非,但她建议不要把孩子孤伶伶一个留在城市,至少也得有一位家长陪同成长。如果条件允许,在过渡期尽量租房陪同孩子读书,照顾他们,让他们平稳渡过;还要多和亲戚、老师沟通,及时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帮助孩子奠定积极乐观的情绪基础,勇于面对任何挫折和情绪困扰。也有社会人士建议,开设“暑期爱心课堂”,即从社会招募志愿者,帮助农民工子女提高学习能力,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注:因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以上学生名均为化名。)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