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知岸
张建武
杨志贤
曹金水
“浙商(温州)组团到湛江开拓市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法。”自本报25日报道了浙江温州商人周功静携红海蜇勇闯湛江淘金的报道后,不仅引起了湛江商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更引起了在湛浙商们的共鸣。26日晚,记者采访了几位来湛发展的浙商巨头,分别涉及贸易、农业、建材、花卉等行业。他们在滔滔不绝地向记者大谈生意经的同时表示:看好湛江的碧海蓝天和海洋资源,而湛江的渔业、农业、贸易等多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湛江市场潜力巨大,只要规划好,无论哪一行都能赚到钱!”这是最早到湛江打拼的浙商杨志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的感叹。
从古至今,天南地北,浙江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他们上北京,闯上海,进成都,下广州,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有操浙江口音的商人和投资者。各地都有诸如“浙江村”、“温州城”、“义乌街”、“台州路”等浙江人的群居地。浙江商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谈渔业
湛江海洋发展商机无限
浙江商人朱知岸是湛江银宏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告诉记者:“自从看了《300名温商携红海蜇闯湛江》一文,我颇有感触,湛江的海洋经济大有作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已被纳入到了国家大战略之中,也说明党和国家把海洋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与接近饱和的大陆经济相比,海洋经济具有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三面环海的湛江,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因海而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湛江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朱知岸说,绵长的深水岸线、天然的深水大港、广阔的浅海滩涂、充足的光热雨水、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这些富饶的资源使湛江成为广东最具发展海洋经济潜力的城市之一。
浙江商人张建武是华德力集团湛江建龙混凝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今天刚接待几个过来湛江考察的老乡,他们打算在太平镇大手笔投资养殖指甲螺,准备把温州的指甲螺引进湛江。”
“如今,湛江的‘蓝色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湛江经济版图中最耀眼的一抹色彩。”张建武提到,从海洋经济的发展来对比,湛江和温州是有差距的。他说:“温州的海产品从养殖、加工,到外销,其生产环节都是一体化的。更重要的是,温州的海产品都是走实力化、品牌化路线。”
谈农业
湛江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严重不足
1982年,20岁的杨志贤背井离乡,从浙江杭州来湛江淘金。如今,他是湛江市新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在湛江30年了,给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无论在哪里投资都需要勇气,同时也要把握市场动向。我能在湛江发展到现在,这两点不可或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杨志贤已在湛江办起第一家农产品深加工工厂。“这是湛江第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如今已过去多年,依然是唯一一家,说明湛江要加大重视农产品食品储备技术的开发和投入。”杨志贤说。
提到眼下徐闻、遂溪、雷州等多个地方农户反映辣椒每斤只有2角钱、烂在田里卖不出去的状况,杨志贤颇为感慨,他说:“在温州,辣椒现在市场价可卖到3元1斤。湛江本地辣椒目前遇到的困境,原因就是农产品收购和销售运输环节不顺畅,导致无形中提高了成本。另外,由于当地存在一些垄断经营行为,部分商家垄断市场以及综合环境跟不上去,无法给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透明、便捷的投资环境。”
对于湛江农业目前靠单一市场“吃饭”的现状,最近又投资了900万元继续扩大农产品深加工工厂的杨志贤说:“湛江的农业基础那么雄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湛江应该多建农产品深加工工厂,重视农产品冷藏储备设备的投入。我认为,湛江办50个农产品深加工工厂都不嫌多!”
谈花卉
湛江有条件成为中国的花卉之都
湛江地处热带,年均气温23.2℃,气温宜人,草木常青,终年无霜雪,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浙江绍兴商人曹金水,是遂溪一花卉种植基地的投资商,他说:“在湛江大力开发花卉产业,前景也是相当可观的。”
曹金水正是看好了湛江的资源环境,尽管已经年逾50,依然一头猛扎在这里。2010年6月,他在奋勇农场租了一块面积1000亩的地。“农场领导当时觉得种植花卉既可以调整土壤结构,又可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就欣然答应了。但过不久他们就开始担心了,怕我们把地租下来再转租他方赚中介差价费。但是一个月后,我全资投入花卉种植,不仅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更让大家刮目相看。”
曹金水说:“现在,我每年光工资就得花2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不少农户就业。奋勇农场的领导在开会时曾对大家说过:‘浙江人干什么,你们也跟着干,肯定会赚到钱的’。”
心愿
千里迢迢来湛投资 助粤西经济腾飞
在湛浙商们打算,明年3月份将正式成立湛江浙江商会。杨志贤向记者透露,届时将有1000多名老乡加入其中。“成立商会后,第一件事是和湛江市政府沟通,希望政府给予支持和鼓励。”朱知岸说。
“其实我们在浙江,生活比一般人都过得好,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千里迢迢来湛江投资呢?我们看中的是这里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也看到了巨大商机。希望湛江的产业能像行业航母,把规模做大,成为粤西经济发展龙头,辐射、带动粤西经济腾飞。”张建武说。
杨志贤说:“事实上,浙商的资金实力雄厚,我们也十分愿意来湛江投资。但是我们在做生意过程中遇到一些‘水土不服’,一时又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与当地政府多加沟通,也希望湛江本地人以宽容的心态来接纳我们。”
建议
湛江媲美新西兰 只是欠宣传包装
“浙商无论到哪里投资,其经营模式都是:在当地生产、加工原材料,再外销。建议湛江的实力产品多出去走走,多到外面宣传。”朱知岸说。
张建武则说:“湛江的航班班次甚至没有北海的多,建议开通由湛江飞往江浙的航班,不仅可以让更多的浙江商人来湛做生意,又能促进两地的全面交流,让更多客人来欣赏湛江的美景。”
“湛江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碧水蓝天,我去过那么多城市,没有发现哪一座城市有这么好的环境。我经常邀请外地朋友过来湛江游玩,他们都评价很高。有朋友说到外国旅游,我就说,你不要去什么澳大利亚、新西兰了,如果要感受田园风光,直接来湛江就是了。”朱知岸认为,目前湛江的对外影响力不够,归根结底是缺少宣传和包装。
“湛江的经济发展,不能单靠外商的投资,最重要的是当地要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在这方面,希望政府应尽快提供帮助。”曹金水说,“过去我们在杭州、福建等地投资,当地政府为我们专门设立了24小时服务热线和跟踪组,随时了解我们的经营动态,遇到困难政府就会及时了解,并第一时间想方设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