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8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获悉,受节庆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市生猪存栏量增长较快,市场消费需求旺盛,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然而,春节过后,市场需求减少,生猪供给过剩,生猪、仔猪价格迅速回落,生猪生产形势严峻——进入3月,生猪价格高位失守且一路下滑,平均价格为13.96元/公斤,同比下降1.85元,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出乎众多规模养殖户的预料,养殖风险再度显现。
特点:
存栏增长快 价格波动大
调查队对全市560家规模户、139家生产经营单位的生猪生产情况进行监测调查,一季度,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户生猪期末存栏量98.75万头,环比增长5.74%,同比增长12.42%。其中规模户生猪期末存栏73.92万头,环比增长2.54%;生产经营单位生猪期末存栏24.83万头,环比增长16.58%。与生猪存栏规模较快增长相对应的,能繁母猪数量也呈持续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户能繁母猪期末存栏11.64万头,环比增长8.61%,同比增长14.07%。
一季度正值元旦、新春“双节”,也是生猪市场的消费旺季。各大城市为保证节日期间的肉食供应积极收购存储,一方面使得我市生猪外调量增加,另一方面也对本地消费也有较大增长。
在价格方面,2013年1月,湛江市生猪价格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平均价格为16.25元∕公斤,环比每公斤上升2.13元,同比每公斤上升0.13元。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出现回落,2月平均价格为15.48元∕公斤,同比每公斤下降0.50元。进入3月,生猪价格高位失守且一路下滑,平均价格为13.96元∕公斤,同比每公斤下降1.85元。一季度,生猪平均价格为15.11元∕公斤,环比上升0.86元∕公斤,同比下降1.21元∕公斤。
据部分规模养殖户回访反映:农历正月十五过后,生猪价格回落速度加快。如2月上旬为15.6-16.2元∕公斤,中旬为15.2-15.4元∕公斤,下旬为15.0-14.6元∕公斤。到3月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其中上旬为13.8-14.4元∕公斤,中旬为13.2-13.4元∕公斤,下旬就只有13.0-12.6元∕公斤。而受其影响,15公斤以下仔猪价格也呈现逐月下滑且下降幅度扩大的态势,如每头仔猪平均价格1月为420元,2月为400元,3月就跌至320元。
探因:
去年行情低迷影响延续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生猪价格快速回落除了由于节后市场需求减少外,更深的原因在于今年第一季度仍是去年生猪市场低迷行情的延续。相对“牛魔王”、“羊贵妃”而言,近期,生猪、家禽价格总体低迷,一方面是由于生猪、家禽养殖的准入门槛较低、繁殖量大、周期短、见效快,导致近年发展规模较大,而牛、羊生产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偏小;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升级,肉类消费结构转变,对猪肉、禽肉的需求增长放缓。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生猪价格已经开始靠近去年的最低点,如果这种行情延续下去,实力较弱的中小型规模养殖户将难以支撑,进而影响生猪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压缩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据调查,今年以来湛江市的生猪饲料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目前玉米平均价格为2.6元∕公斤,豆粕平均价格为4.3元∕公斤,麦麸平均价格为2.4元∕公斤,而生猪价格最低为12.6元∕公斤,猪粮比已经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同时,人工费用涨势明显,工人工资与2012年年末相比上涨超过一成,普通工人的最低月薪逼近3000元∕月,平均每头出栏肥猪的人工成本在60元以上。养殖场建设、基本设施维护、防疫、水电等杂项费用也呈现上涨的势头,生猪养殖进入了高投入、高成本的时代。
建议:
加强监管落实政策 优化养殖结构
对于如何稳定生猪价格,业内人士建议,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活猪收购、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生猪贩运商和部分加工企业趁机打压猪价,造成养殖户抛售;严肃查处在屠宰加工和批发零售环节非法销售病死猪肉和注水猪肉等行为,规范生猪市场交易行为和流通秩序;加强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情况的监测,分析、预测,及时发布价格走势及市场信息,稳定生猪养殖信心,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规模。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确保惠农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政策性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的力度,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集约化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降低规模养殖户贷款门槛,积极开拓养殖场固定资产使用权贷款、企业收购合同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空间,鼓励养殖户灵活运用合同保险、集体担保等条件进行贷款,为养殖户融资提供便利。
对于规模养殖户而言,面对相对低迷的生猪价格和偏低的养殖效益时,可以对猪群进行适当的调整,淘汰品种不好的种猪和生产能力不佳的能繁母猪,出售不良仔猪,优化猪群质量,合理调整养殖结构,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畜牧部门应积极发挥畜牧技术优势,深入基层进行饲养管理技术咨询指导,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计划,推广节本增效、科学饲养技术,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增加生猪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