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闻县南山镇长乐村村民在农场采摘辣椒。
4月8日本报“走进家庭农场”系列报道之一《家庭农场啥模样》发表之后,引起各方关注。那么,湛江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如何?地处南亚热带环境下的湛江,发展家庭农场到底有何优势?
现状
上万种养大户成家庭农场“预备军”
“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专业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并经过工商注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代表了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昨日,市农业局副局长邱珉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全市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9640户。据市林业部门统计,全市50亩以上的林木种植大户2658户,种植面积合计648000亩(基本未经过工商登记)。据市畜牧与兽医部门统计,全市肉鸡年出栏量1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648户;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60户;牛年出栏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39户;羊年出栏量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41户。据市海洋与渔业部门统计,水产养殖面积50亩以上的养殖大户2000户。
数量巨大的种养大户无疑是湛江发展家庭农场的强大“预备军”。邱珉说:“目前,我市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基础雄厚,一旦湛江上万种养大户的三分之一转型成功,规模相当可观。”
助力
四大优势令家庭农场如虎添翼
1.农业大市政策优势
市农业局在《关于推进湛江市农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近年来,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比如现代农业示范区“十、百、千、万”工程,农业品牌(湛江出品)建设工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程等。邱珉告诉记者,这些推动农业转型的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和保障机制。
此外,市政府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帮助解决农户实际困难,采取财政资金扶持、税收优惠,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农户发展规模化,致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航母”。
2.生产主体潜在优势
“湛江农业沃土催生了廉江等地农民自发组建家庭农场,这种早期的试水已是必然。” 邱珉告诉记者。
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在努力形成发展特色化、功能高级化、布局组团化、经营规模化、形态集群化的现代农业,我市其实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2011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45亿元,农业增加值344.15亿元,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市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人均纯收入达到8257元。”邱珉称,2012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606.63亿元,农业增加值384.97亿元,远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在农业大市背景下,家庭农场具有发展潜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