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5年内千家家庭农场呼之欲出

2013-04-30 16:2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曾群善 刘稳 刘显海 图/郑锋
 

徐闻一农户在农场作业。(资料图片)

    最近,本报系列报道《走近家庭农场》引发读者关注。4月16日,本报以《发展家庭农场 湛江优势多多》为题,报道了我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四大优势。日前,记者从市农业部门再获好消息:从2013年起的5年内,全市计划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每年增加200家以上。我市还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动传统种养模式转型升级。

    心声

    传统种养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徐闻县曲界镇的方贵珍,是有名的菠萝种植大王,曾把菠萝卖到俄罗斯。他说:“但是今年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信息不畅,造成菠萝积压严重,市场销量不乐观,经济效益不好。”

    日前,他告诉记者,今年请了150多名农民帮忙,人工成本等增加是目前个体种植户亟待解决的几大难题,“管理上请不起人,想做强做大却不够规模化,市场销量难等等。”

    同样遇到难题的还有廉江市石城镇“立体种养大户”杨伟静夫妇。杨伟静和丈夫从2000年开始养鱼和种植水稻、水果、大棚蔬菜,种养面积达几百亩。昨日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直言:“现在遇到的麻烦是,销售渠道不够通畅,造成资金链断裂。同时,还面临技术难题。自己辛苦十几年,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如今又全部投了进去。”

    在记者调查采访中,多个种养大户均表示,随着种养规模的扩大,越来越感到实力不支,缺技术又缺资金。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跟着醒狮去旅行”,遂溪在广州向全国发出最“甜”文旅邀请函
  • 湛江红树林修复创新模式  解锁生态经济双赢密码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送展进校园
  • 椹川大道绿化修剪“精雕细琢”  扮靓城市交通动脉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