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看法
权衡利弊,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市第九小的陈老师指出,如果孩子玩电子产品占用过多时间,并且养成习惯,会慢慢演变成心理依赖,心病不易医治。英国女童深受网络毒害的极端个案,令人扼腕。
“这无异于敲响一记警钟,提醒广大家长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电子产品的利弊。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鼹鼠的故事》,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良好,说明有些事情处理好了就变得对孩子有利。所以家长不能一味要孩子学习,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正确引导孩子。”陈老师说,“孩子天生就爱玩,特别关注新鲜事物,有些家长管得比较严,把电脑设置了密码,其实治标不治本。”
市第二十一中学的郭老师分析,学生玩电脑的现状很普遍,对那些没节制的孩子,家长得设密码或规定每周周末玩几个小时来约束。曾有个同事,他儿子初二就迷上了电脑,常去网吧,无心向学,他没办法,只好买台电脑让他在家玩,以免外出惹事。“我想,孩子玩电脑也不是坏事,关键是看用来干什么玩。当然,长辈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医生建议
年龄小的孩子最好不接触电子产品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眼科医生则表示, iPad采用了先进IPS屏技术,但是LED的背光源,会使得iPad的亮度更高,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导致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一直保持紧张状态。同时,由于电子屏幕的不断闪烁,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不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因此,他建议年龄较小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iPad之类的电子产品,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限定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天不超过1小时。同时,家长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视疲劳的问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眼药水防止视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