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塘缀山村优秀教师用爱心育桃李

2013-07-20 22:1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黎劲风

    湛江新闻网讯:吴川市塘缀镇埠头小学张亚轩从1992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一直扎根边远山区的埠头小学任教,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在21年教学生涯中,他既有辛勤汗水,也有苦涩泪水;既有奋斗艰辛,也有成功欣慰。深深熔铸在心头,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不动摇,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汪洋接见。

    丹心系教坛

    张亚轩从小敬重老师,崇尚教师职业,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1992年,埠头小学招聘代课老师,他被招录了。他高兴至极,心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报到那天,他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踏进埠头小学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层破旧教学楼、窄小昏暗的教室、极其简陋的教学设施、砖瓦建造的教师宿舍。学校仅有200多名学生、7位教师。几间十平米的斗室,教师吃住、办公合二为一。由于僧多粥少,他和校长只能同处一室。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然而,投入工作后,他深深感受到学校是一个团结合作、奉献爱心的团队,教师是最可爱的群体。在和老师朝夕相处中,在校领导和老教师言传身教下,他激发起高涨的工作热情,逐步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

    时光一天天流逝,充实的教书生涯使他感受到人生的快乐。然而,代课老师每月只有350元工资,他上有体弱多病的父母、下有妻儿,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也冲击着他的人生价值。

    2004年,在深圳开建筑公司的老同学到他家探访,看见他住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破房子,连一件像样家具都没有,每月只领350元工资,善意地对他说:“老同学,你是学过建筑专业的,又有建筑施工管理能力,还教什么书?到我公司帮忙,月薪九千元,医疗、养老保险齐全,意下如何?”九千元,好大的数字,一个月工资相当他教两年多书!未等他开口,妻子马上替他答应了。

    张亚轩决意离开学校那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多名学生涌进他的寝室,每个学生在他床上放下一张纸片,然后静静地离去。他翻动床上的纸片,每张只有一两行字:“老师,别走!”“老师,我们喜欢您!”“老师,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老师,我们并没有让您生气,您为什么要走?”……读着孩子们发自肺腑之言,他的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那些日子,他心境有几分悲凉,也有几分彷徨。每当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看见孩子们充满期待和渴望的眼神,他就油然生起一种责任感。最终,他说服了家人,谢绝了老同学的好意,选择了清贫。

    师德无量

    埠头小学地处边远山区,教师偏少。张亚轩除了教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外,还教图、音、体等课程,每周上课不少于27节。由于教学工作紧张劳累,他患了胃病,时常发作,咽喉也经常发炎。

    2005年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前夕,工作十分繁忙,他的疾病又复发了。在教室维修电灯时,眼前一黑,竟然从桌子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股骨。医生要求他住院手术治疗,但他担心耽误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强烈要求用夹板治疗,并在第三天就出了院。回校时,领导、同事见他面容憔悴,都劝他继续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给六年级学生上课,他坚持在家敷药,撑着拐杖上课,硬是将这一届学生顺利送进考场。由于错过手术治疗,他的腿留下后遗症,给生活带来不便,还被别人起了“跛轩”的绰号。但这届有五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被吴川一中录取,给了他很大回报和安慰。

    爱心育桃李

    张亚轩教过一个姓朱的学生,他妈妈离婚走了,爸爸长期在外打工,他成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虽然思维能力不错,但学习不用心,并且沾染不良习气,常常在教室打架闹事。有一天,他又欺负同学,张亚轩非常生气,把他拉进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他回到教室不服气,在黑板上写下:只恨人间路不平。上课时,张亚轩看见这句嘲讽“脚跛”的话,问:“这句话是谁写的?”姓朱的学生连看都不看老师一眼,就说:“我写的,有什么不对吗?”张亚轩说:“这句话不仅没错,还包含很深的哲理,作为六年级学生能写出这么有文采的语句确实很不错。”说完,张亚轩就围绕这句话的意思进行了讨论,提出“如果人间路不平,我们该怎么办”?并当场表杨他能写出如此爱憎分明的句子。这时,他慢慢地低下头,眼睛红了。下课后,他向老师承认错误,并道了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亚轩经常找他谈心,并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学习上鼓励他。在张亚轩帮助下,他一点一点地克服了不良习惯,成为品学兼优学生,并以优异成绩考上市重点中学。入学后,他给张亚轩寄来一封信,信中说:“老师,当我迷茫时,是您给我勇气与信心;当我成功时,是您给我敲响警钟……老师,没有您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我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更可喜的是,他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当教师,而且回到母校,与当年教育他的老师并肩耕耘。

    2011年春季开学第二天,五年级(1)班学生麦炳培还没回校,张亚轩当即到他家家访。得知他家是低保户,离校10公里远,他每天要搭车上学,每学期约需要车费250元,实在拿不出这笔费用,决定不读书了,张亚轩当场拿出250元交给家长,并且承诺以后负责麦炳培到学校的车费,直到小学毕业。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天这名学生就回校上课了。虽然张亚轩家境不富裕,但拿出这点钱挽救了一名失学学生,他认为很值得。

    无私奉献

    2007年,张亚轩被任命为埠头小学校长,他更感到责任重大。他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以德治校为向导、以制度管理为方略的治校方式。为了发挥

    “火车头”作用,坚持从自己做起,每天早上6点坐车到10公里开外的学校迎接学生回校,坚守到下午站完最后一班岗才离开学校。坚持每天深入教师、学生中间,抓教育、抓管理。身为校长,还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课程。“向我看齐”、“干了再说,干了也不说”,是他的工作守则。在他带领下,埠头小学全体教师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学校多次被镇、市评为“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多次受吴川市、湛江市表扬;学校2011年被评为“湛江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吴川市德育示范学校”,2013年被评为“湛江市规范化学校”;2008年以来,六年级学生参加调研测试综合评价分一直居吴川市前列,居塘缀镇之首;学校共有20名学生直升吴川一中,参加各项竞赛共有30人次获全国、省奖项。

    教书让他有所失,也让他有所得。当看到一批批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他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当他家“高朋满座”,师生一起回味过去、畅谈未来,他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家中一大袋红本本更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他多次被镇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多次被国家、省评为“数学优秀辅导老师”;2008年被评为“吴川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吴川市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湛江市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吴川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标兵”;;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省委书记汪洋接见。

    2013年,他再度被评为“吴川市师德标兵”。他谦虚地说:成绩和荣誉只能证明昨天。“师德标兵”的荣誉,是对我新的要求、新的动力。我要继续努力,积极拼搏,为山区农村小学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红星照耀红土地
  • 定格浪漫 纸短情长:新人登报缔结良缘 铅字为证爱情永恒
  • “月满非遗·情聚中秋”非遗集市举行
  • 霞山区青年夜校咖啡品鉴公益课举办
  • 暴雨突袭
  • 环北广东工程首条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