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借贷资金链断缺,企业主选择仓惶出逃,温州危机震惊全国。这次危机折射出温州制造业和商贸业结构的单一,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低。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不到50家,缺乏产业主导企业的有效带动。"十一五"时期,温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浙江省后列,其中后三年均居全省末位。另外,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区域内工业企业资本回报递减,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温州企业向外转移现象突出。这些企业在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都远远超过本地。
仅仅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温州经济发展走向衰落。这种产业模式缺乏核心技术,利润率较低,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冲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货币政策的紧缩,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压垮了这些本来就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即使货币政策不紧缩,这些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威胁,危机迟早会到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在这种模式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转型迫在眉睫,这不仅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借贷,为转型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