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蜢成了“摇钱树”
宁仔带着记者来到草蜢棚前,透过纱网,记者看到棚里密密麻麻的草蜢,成虫和幼虫分别养在不同的棚里,草蜢在棚里不停地飞蹿,发出“哒哒”的声响。

看着自己的这些心血,宁仔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一个棚可以养殖将近3万只草蜢,草蜢的收获期大约在35-38天,成熟的公虫能卖到65元一斤,母虫也能卖到20元一斤,一个棚一年赚6万。“现在每天都有好几批人来抢购,大部分成虫都销往外省,草蜢营养丰富,是受很多人热爱的桌上美食,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前景良好。”见到养草蜢有钱可赚,很多人都蜂拥而至,现在宁仔的草蜢虫卵能卖到300-500元一斤,每个月光是卖虫卵都能赚几万块,草蜢成了宁仔的“摇钱树”。
宁仔还告诉记者,草蜢养殖投入小,产出大,一次性购买种卵,孵出的草蜢就可以继续繁殖,可谓一次性投资,养殖户只要自己种植蝗虫的料草橡草,就能保障草蜢的粮食供应。

即将出售的草蜢。本报记者李波 摄
卖料草也能赚钱
“那草蜢养起来岂不是很容易?”宁仔闻言又神秘地笑了:“草蜢易养,但草蜢吃的料——橡草可不好种,不是谁都能种得活。很多人买了我的虫卵回去,自己却种不活橡草,一样功亏一篑。现在我的橡草也成了抢手货,很多人开着三轮摩托来买,一车就要上百元!”原来掌握了“核心科技”,怪不得宁仔有恃无恐。
“我准备下个月把草蜢棚数量增加到40个,加大养殖规模,把草蜢养殖的招牌打响。我现在还种了莲雾和火龙果,下一步我打算学习种植石斛,这是味名贵中药,我看将来肯定大有前景。”这都是本报“新创意、新点子”栏目报道过的好项目,宁仔的视野更宽了。
在自己的草蜢棚前,这个瘦小的小伙子踌躇满志地望着远方,看来飞“蝗”腾达不是梦。